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當衢的意思、當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當衢的解釋

正對着大路。《文選·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壇宇顯敞,高門納駟。” 呂延濟 注:“當,向也;衢,道也。” 唐 白居易 《和<春深>》之三:“詔借當衢宅,恩容上殿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當衢"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位于道路要沖或四通八達的大路中央。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與核心釋義:

    • 當(當):此處意為“處在”、“位于”、“對着”。《說文解字》釋“當”為“田相值也”,引申為相對、面對、處在某處。
    • 衢:指四通八達的道路,即大路、交通要道。《說文解字》釋“衢”為“四達謂之衢”。
    • 合義:因此,“當衢”指正處在四通八達的大路之上或路口中央,形容位置顯要、處于交通樞紐或人流量極大的地方。
  2. 引申義與用法:

    • 形容地理位置顯赫:常用于描述建築物(如宮殿、府邸、市場、樓閣)或地點(如城門)位于城市主幹道或交通樞紐,具有極高的可見度和重要性。例如:“高樓當衢而立”。
    • 象征繁華與公開:因其處于人來人往的要道,“當衢”也常帶有公開、顯眼、處于衆目睽睽之下的意味。例如:“當衢理檢”(在通衢大道上公開審理案件,見王維詩句)。
    • 古文獻用例:該詞多見于古代詩文、史書和筆記小說中,用以描繪場景或強調位置。
  3.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 《漢語大詞典》:對“當衢”的解釋明确為“正對着大路”。(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古代漢語詞典》:釋義為“對着大路;在大路上”。(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
    • 《辭源》(修訂本):雖未單列“當衢”詞條,但對“衢”的解釋為“四達謂之衢”,即四通八達的道路,與“當”結合理解即為位于這樣的道路之上。(來源:商務印書館《辭源》)
  4. 經典文獻例證:

    • 唐·王維《送李睢陽》詩:“當衢理檢百辟避,十六親叔疏且尊。”(此處“當衢理檢”指在通衢大道上公開審理案件)。
    • 唐·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當衢理檢四面啟,有策中禁争無疑。”(同樣強調在通衢公開處理事務)。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金和尚》:“後本邑有買者,即聚其族而穴之,金買其穴居焉。……第宅連雲,當衢向術。”(描述金和尚的宅邸位于大路之上,顯赫氣派)。

“當衢”是一個古雅詞彙,意指位于四通八達的大路中央或要沖位置,強調地點的顯要、公開和繁華特性,常見于古代文獻中對重要場所或事件的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

“當衢”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詞義解析

基本含義:指“正對着大路”。其中“當”意為“正對、朝向”,“衢”指四通八達的道路。

文獻例證

  1. 《文選·左思〈蜀都賦〉》中提到:“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壇宇顯敞,高門納駟。”呂延濟注釋:“當,向也;衢,道也。”
  2. 唐代白居易《和〈春深〉》詩之三:“诏借當衢宅,恩容上殿車。”描述宅邸位于大路正對的位置。

用法特點

拓展說明

“衢”在古代常指交通要道,如“九省通衢”中的“衢”即此意。因此“當衢”不僅描述位置,也隱含繁華、顯要的意味。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或《文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傍照北轅適楚徧計所執自性財主常與馳風騁雨齒位當典雕畫反衍分兒負寵負讬負重含汙負重涉遠丐命公牙狗民國過稱過意不去股掌漢白玉好采荒楚花豔戛戛獨造教門兒浃旬奇零警勉錦心繡腸酒盧舉鼎絕膑具文侃侃訚訚勒卒連朝龍幡虎纛龍樓鳳城亂俗免除妙節明睜大眼獰雷僻隱荞絲輕舉遠遊日幹夕惕潤濟石磉時澤疏襟順恕讨殺屯苦外成無始飨福相校向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