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in the way]∶路中間
他站在當路望了一會兒
(2) [be in power]∶掌握政權
奸臣當路
(1).擋路;阻礙通行。《墨子·號令》:“務色謾正,淫嚣不靜,當路尼衆,舍事後就,踰時不寧,其罪射。”《漢書·溝洫志》:“昔 大禹 治水,山陵當路者毀之。” 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豺狼當路,則麒麟遐遁。” 沉從文 《泥塗》:“銅匠把地下當路的一個破碗撿拾了一下,又想走去。”
(2).路上;路中間。 唐 元稹 《痁卧聞幕中徵樂呈三十韻》:“坐隅甘對鵩,當路恐遭豺。” 宋 蘇舜欽 《獨遊辋川》詩:“暗林麋養角,當路虎留蹤。”《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我便追出來,轉個彎要進裡面,便見這個人在當路站着。”
(3).執政;掌權。《孟子·公孫丑上》:“夫子當路於 齊 , 管仲 、 晏子 之功可復許乎?” 趙岐 注:“如使夫子得當仕路於 齊 而可以行道, 管夷吾 、 晏嬰 之功,寧可復興乎?”《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論》:“ 主父偃 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争言其惡。” 黃中黃 《孫逸仙》第二章:“戊戌之年, 清國 皇帝容 康有為 之意見,鋭意圖國政之改革,示反抗之色於當路之守舊派。”
(4).掌握政權的人。 唐 孟浩然 《留别王維》詩:“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宋 陳亮 《庶弟昭甫墓志銘》:“疇昔之年,當路欲置我於死地,病餘而繼以囚繫。”《明史·忠義傳三·潘宗顔》:“數上書當路言 遼 事,當路不能用。” 魯迅 《花邊文學·古人并不純厚》:“近來偶爾看見一部石印的《平齋文集》……那指斥當路的口氣,就為今人所看不慣。”
(5).神名。 漢 王符 《潛夫論·巫列》:“ 土公 、 飛屍 、 咎魅 、 北君 、 銜聚 、 當路 、 直符 七神,及民間繕治微蔑小禁,本非天王所當憚也。”
“當路”的漢語詞典釋義詳解
“當路”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漢語詞彙,其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依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其核心含義可歸納如下:
本義:道路中央;路中間
引申義:掌握政權;身居要職;當權
方言義:擋路;阻礙通行
總結與使用提示: 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當路”最常使用的是其引申義“掌握政權;身居要職;當權”,多用于描述政治、社會語境中權力的歸屬。其本義“道路中央”在特定描述性語境中仍會使用,而方言義“擋路”則較少出現在标準書面語中。理解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如需表達“阻擋道路”之意,現代漢語更常用“擋路”。 (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
“當路”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而變化。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後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政治與權力相關
其他特殊用法
例句參考
注意:現代漢語中,“當路”多用于書面或曆史語境,日常口語較少使用。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其具體含義。
北阜鼈蓋車冰橋捕系財門盛水不漏赤箭串鼓楚王萍促進存盤笃固扶從光盤行動鬼蝶海風漢蔥毫安盍簪鴻鶱鳳逝洪業洪運換鵝經話談金城千裡旌賞進良貜貜決戰哭天喊地冷句戀滞裂絕慢步門捷列夫麪塑命定鳴鼓而攻辟地開天前達啟開清流卻蘇柔鄉軟滑軟緜三惡趣繩法市利錢施朱踏混木通欄文糞霞表祥缟香蠟閑阻小乖乖械筏隰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