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蕩除的意思、蕩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蕩除的解釋

掃蕩滅除。《三國志·吳志·陸遜傳》:“得精卒數萬人,宿惡盪除,所過肅清。” 唐 王勃 《常州刺史平原郡開國公行狀》:“公制變以奇,盪除以殺。”


肅清,徹底消除。《後漢書·蘇竟傳》:“太白、辰星自亡 新 之末,失行筭度……或盈縮成鉤,或偃蹇不禁,皆大運蕩除之祥,聖帝應符之兆也。” 唐 陸龜蒙 《彼農》詩之一:“世路巇險,淳風蕩除。”《明史·外國傳二·安南》:“願興弔伐之師,隆繼絶之義,蕩除奸兇。” 魯迅 《墳·寫在<墳>後面》:“倘非天縱之聖,積習當然也不能頓然蕩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蕩除”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基本釋義

“蕩除”是由動詞“蕩”與“除”組合而成的複合詞,核心含義為徹底清除、掃除淨盡。

二、引申義與用法

  1. 清除禍患/弊端

    指徹底鏟除社會或自然中的有害事物。

    例:《後漢書·卷五》:“蕩除殘賊,興複漢室。”(指清除亂黨,複興漢朝)

  2. 破除陳舊觀念

    用于思想領域,表示革除腐朽思想或習俗。

    例:王力《古代漢語》:“革新者當蕩除陳規,立時代新聲。”

  3. 軍事行動中的剿滅

    古籍中多形容武力清除敵對勢力。

    例:《三國志·魏書》:“發兵蕩除山寇,州郡始安。”

三、權威典籍引證

四、現代應用場景

常見于書面語及正式文本,如:


參考資料:

  1. 漢典(www.zdic.net) - 漢字“蕩”“除”釋義及古籍用例
  2.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 複合詞構詞法分析
  3.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 詞條定義
  4. 《辭源》(商務印書館) - 曆史語義溯源

網絡擴展解釋

“蕩除”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dàng chú,其核心含義是掃蕩滅除 或徹底清除,常用于描述對負面事物、障礙或惡勢力的強力消除。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掃蕩滅除
    指通過強力手段徹底清除某類事物,如《三國志·吳志·陸遜傳》中“宿惡蕩除,所過肅清”,強調對惡勢力的根除。
  2. 徹底消除
    如《後漢書·蘇竟傳》提到“大運蕩除之祥”,指完全肅清某種現象或影響。

二、用法與語境


三、古籍例證


四、現代例句

  1. “施主戾氣太重,需清修以蕩除邪念。”
  2. “嘉靖年間,戚繼光蕩除東南沿海倭患。”

“蕩除”強調通過強力或系統性手段實現徹底清除,兼具曆史厚重感與行動力度,適用于正式或文學性語境。如需更多古籍或現代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挨次騃颠擺子巴峽并網不職材茂行絜彩斿超拔垂梢躭荒都冶隊典梵行分歧點跗萼富堪敵國旰食宵衣槀殡弓力寒鄉鶴子梅妻淮雨琥珀孫簡直狂僭拉剌了處樂風離離矗矗辚輑慮佚美差娩出冥窮奈良時代偏西屏風誤點強健千金買笑遷塟跷足而待屈才軟緞腮巴子三原山妻折行稅屋樞谟數字化素液聽用通曙圖表退班屯積居奇跣跳蕭車信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