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單衣或複衣。亦指更換單衣或複衣。《三國志·魏志·管甯傳》:“ 寧 常著皁帽、布襦袴、布裙,隨時單複,出入閨庭。”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怨》詩:“象牀易氊簟,羅衣變單複。”
(2).簡單和繁複。指字的筆劃少和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字形單複,妍媸異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單複者,字形肥瘠者也。”
(3).古代戰術之一種。猶奇正。《三國志·吳志·周鲂傳》:“臣知無古人單複之術,加卒奉大略,伀矇狼狽。”《三國志·吳志·呂蒙傳》“遂拜 蒙 母結友而别” 裴松之 注引《江表傳》:“今與為對,當有單複以待之。”
“單複”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具體解釋如下:
衣物更換
指單衣與複衣(厚衣)的替換,也指根據季節調整衣物。例如《三國志·魏志·管甯傳》提到“隨時單複”,即根據氣候更替衣着。
字形繁簡
用于文字學中,描述漢字筆畫的少(單)與多(複)。南朝劉勰《文心雕龍》提到“字形單複,妍媸異體”,強調筆畫繁簡影響字體美感。
古代戰術
指戰術中的奇正變化,類似現代軍事中的常規與靈活策略結合,如《文心雕龍》提及“單複者,猶奇正也”。
“單複”的核心含義圍繞變化與對比展開,涵蓋生活、文字、戰術等多個維度。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出處,可參考《三國志》《文心雕龍》等古籍。
單複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事物的單數和複數形式。
單複的部首是單音部首,由“丶”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五畫。
單複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簡單,單指一個或單個,而複指很多或多個。古代人們用來表示事物的數量。
單複的繁體字為「單復」。
在古代,單複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是由左右結構組成。例如,在《康熙字典》中,單複的寫法為「丸丸」。
1. 這個名詞的單複數形式如何變化?
2. 我們需要學習單複的用法。
單數、複數、單複變化等。
單複與數量相關的詞語可以視為近義詞,如個數、數量等。
單複沒有明确的反義詞,因為它是用來描述事物數量的形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