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稗實的意思、稗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稗實的解釋

稗草所結的籽實。《後漢書·光武帝紀下》:“ 陳留 雨穀,形如稗實。” 漢 王充 《論衡·感虛》:“ 陳留 雨穀,穀下蔽地,案視穀形若茨而黑,有似於稗實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稗實是禾本科植物稗(學名:Echinochloa crus-galli)的成熟果實。從漢語詞源分析,“稗”由“禾”與“卑”構成,本義指似禾而低賤的雜草,“實”指籽粒果實,合稱即表示稗草的籽實。該詞最早見于《說文解字》,釋為“禾别也”,指外形似稻但品質低劣的植物。

從植物學角度,稗實呈橢圓形,外殼堅硬,表面具細密縱紋,顔色多為黃褐色。其籽粒富含澱粉、蛋白質及礦物質,《中華本草》記載其具有“健脾利濕”功效,可入藥治療水腫、消化不良等症。農學領域研究表明,稗實既是田間惡性雜草的繁殖器官,又可作為家禽飼料補充能量來源,《中國植物志》将其歸為“重要飼用植物”。

古代文獻中,稗實常被用作民生困頓的象征。《晉書·陶潛傳》載“稗實猶可食”,反映災荒時期百姓以稗實充饑的曆史。現代方言中,東北地區仍保留“稗子米”的俗稱,指代加工後的稗實。

網絡擴展解釋

“稗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1. 基本詞義
    指稗草(一種形似水稻的雜草)結出的籽實。稗草常見于稻田,籽實細小且非谷物,古人常将其與稻谷對比以突顯其微小和低價值。

  2. 字形與結構

    • 稗:左右結構,本義為稗草,後引申為“微小、非正統”。
    • 實:上下結構,表示果實或真實,此處特指籽實。
  3. 用途與引申義

    • 實用價值:稗實雖非主糧,但可釀酒或作飼料。
    • 比喻意義:因稗草對農作物有害,故“稗實”也用于比喻瑣碎、不良之物,如“稗耳販目”(形容見識淺薄)。
  4. 古籍例證
    《後漢書》提及“形如稗實”,王充《論衡》中亦以稗實描述雨谷的形态。

注意:部分詞典(如)提到“稗實”有“言行真實可靠”的引申義,但此說法未見于其他權威文獻,可能為個别詞典的擴展解釋,需結合語境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哀辭拜春卑困迸地邊衆驫驫不擇手段傳戒椎心頓足竄易道安攧背蹎蹎釣譽東宮三師棟折榱崩耑人獨懷風漣風瓢浮休附枕恭約官序滑台火流加冠江波饑寒稽浸居賄略寝靈會六十甲子馬童馬遊龍冥機命理木索排語前夜啟全秋風纨扇秋收起義軟設備沙島爽實四六體松風陶秫天公地道頹淪外寓纨褲膏粱文韬武略五熟釜下腳料賢可校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