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陸會議的意思、大陸會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陸會議的解釋

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代表會議。1774年9月5日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1775年獨立戰争爆發後,第二屆大陸會議于5月10日在費城召開,通過以武力對抗英國的宣言,建立由華盛頓任總司令的“大陸軍”。從此大陸會議成為革命政權機構。1776年7月,大陸會議通過《獨立宣言》,成立美利堅合衆國。1781年大陸會議的作用被邦聯政府所替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陸會議是18世紀北美殖民地獨立運動中的核心政治機構,對美國的建立具有決定性作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性質
大陸會議是1774年至1789年間英屬北美十三個殖民地的聯合代表會議,後成為美國獨立戰争期間的革命政權機構和臨時政府。它共召開兩屆,第一屆以協商為主,第二屆則直接領導獨立戰争并行使政府職能。

曆史背景
北美殖民地在18世紀中期與英國矛盾激化,尤其是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後,英國頒布高壓政策(如《不可容忍法案》),促使各殖民地聯合行動。1774年9月,十二個殖民地(佐治亞未參與)代表在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讨論抵制英國商品、要求自治權等議題。

兩屆會議的關鍵内容

  1. 第一屆大陸會議(1774年9月)
    通過《權利宣言》,主張殖民地自治,并組織對英經濟制裁。會議雖未明确要求獨立,但為後續行動奠定基礎。
  2. 第二屆大陸會議(1775年5月)
    獨立戰争爆發後,會議轉為革命領導核心:
    • 組建大陸軍,任命華盛頓為總司令;
    • 1776年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獨立;
    • 行使外交、財政等政府職能,如争取法國支持、發行貨币。

後續影響
1781年《邦聯條例》生效後,大陸會議被邦聯國會取代,但其作為美國早期立法和行政機構的曆史地位不可替代。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曆史檔案或權威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陸會議(dà lù huì yì)這個詞指的是在大陸地區舉行的會議。拆分部首為“大”和“陸”,“大”作為一個獨立的字,表示規模較大;“陸”表示大陸地區。它的筆畫數為5畫。來源于漢語,是根據漢字的意義和發音組成的詞彙。 《大陸會議》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大陸會議》。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大陸會議”這個詞的基本意思以及用字是相似的。 例句: 1. 這場大陸會議将為************發展帶來新機遇。 2. 兩國領導人将在大陸會議期間籤署重要協議。 組詞:大陸、會議、陸地、大會、會商 近義詞:内陸會議、國内會議 反義詞:海外會議、國際會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