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醮的意思、大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醮的解釋

道教舉行的隆重的祭天儀式。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醮是漢語中的專有名詞,指古代道教設壇祭祀神靈的大型儀式,具有祈福禳災、超度亡魂等宗教功能。其釋義及文化背景如下:

一、詞典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道教規模盛大的祭神儀式,需設壇、誦經、供奉,以祈求國泰民安或消災解厄。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上海辭書出版社,第1283頁;《宗教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年,第215頁。

  2. 儀式特征

    "醮"原指祭神,冠以"大"字突出其隆重性,需多名道士共同主持,流程繁複,持續多日。

    來源:《中國道教文化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7頁。

二、曆史與文化背景

三、現代學術界定

當代宗教學研究強調大醮的儀式結構與象征意義,如台灣學者李豐楙指出其融合"天地人"三才宇宙觀,通過科儀重建秩序。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參考鍊接,釋義依據權威工具書及學術文獻,符合原則。如需進一步考據,可查閱《中華道教大辭典》《中國風俗通史》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綜合解釋,“大醮”是道教中一種隆重的祭天儀式,具有以下核心含義和延伸信息:

一、基本定義 “大醮”指道教為祈求國泰民安、消災祈福而舉行的大規模祭天儀式。其名稱中的“醮”原指古代祭祀禮儀,後演變為道教特有的齋醮科儀(道教法事的統稱)。

二、曆史與特點

  1. 儀式規模
    “大醮”強調祭祀的隆重性與廣泛性,常涉及數千神位供奉,例如道教最高規格的“羅天大醮”需設1200個醮位(神位),儀式可持續49天。

  2. 祭祀對象
    儀式中會召請三境至尊、十方上聖、玉京金阙天帝等神明,涵蓋天地諸神。

三、相關術語

四、現代應用
如今“大醮”一詞主要用于道教重大法事或文化研究領域,例如2024年北京白雲觀曾舉行羅天大醮,吸引海内外道教信衆參與。該詞在日常語境中使用較少,但可見于曆史文獻或民俗記載。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醮儀流程或曆史案例,可參考《道藏》中《羅天大醮儀》等典籍,或查閱道教宮觀的活動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

百業棒糖備兵倍畔不哲蠶啖岔出成總沉郁充倔籌商垂教雛鬘亶誠殚心丁母憂敦默寡言堕淚獨樹一幟兒科改秩宮硯貴恙含梗黑霾阖扇昏瞶貨力賈販堅韌不拔解玺擊難晶輝饑色九精髺頭立命隴陰尼犍槃瓠棚棚硬婆猴伎剖晰千萬意錢獄氣分仁人志士三到傷怆沙啞十薮矢忠霜谿特得騰飏天懸地隔徒禦望寮現打不賒獻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