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摧折的意思、摧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摧折的解釋

(1).毀壞;折斷。《漢書·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檄移》:“使百尺之衝,摧折于咫書,萬雉之城,颠墜于一檄者也。” 唐 李山甫 《柳》詩之四:“隻為遮樓又拂橋,被人摧折好枝條。” 明 楊珽 《龍膏記·賜玦》:“蘭玉臨春夭,恨狂風摧折柔條。” 李廣田 《沒有名字的人們》:“我們就說他已活到了五十歲,或六十歲吧,漫說開花結果,連果樹的主幹也被摧折了。”

(2).挫折,打擊。《史記·袁盎晁錯列傳》:“陛下素驕 淮南王 ,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唐 韓愈 《縣齋有懷》詩:“蹉跎顔遂低,摧折氣愈下。”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五·朱忠莊公遺疏》:“我朝士氣原振,自逆璫摧折,遂緻廉恥風微。”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康熙 以來, 名世 之獄, 嗣庭 之獄, 景祺 之獄, 周華 之獄, 中藻 之獄, 錫侯 之獄,務以摧折 漢 人,使之噤不發語。” 李若冰 《在柴達木盆地》:“誰能摧折他們的意志,誰能阻擋得住他們呢。”

(3).憂傷。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寸心久摧折,别離重骨驚。” 明 劉基 《蘭陵王》詞:“暝雅多事,啼遍寒枝未肯歇,寸心自摧折。”

(4).猶言虛心屈己。 宋 蘇洵 《送石昌言使北行》:“吾以壯大,乃能感悟,摧折復學。” 宋 陳師道 《是是亭記》:“今 劉子 博覽偉辯,刻身苦思,既嗣其世,向善讎惡,亦不減其二父而能沉潛摧折以成其材,故士君子皆樂告以善也。”

(5).猶死亡。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一·江忠烈公殉難廬州》:“不幸中道摧折,未竟厥施。” 清 李重華 《貞一齋詩說·詩談雜錄》:“ 高青邱 骨性秀出,最近 唐 風,惜其中路摧折,未入於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摧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意義:指物理上的毀壞或折斷,如大風摧折樹木枝條( )。
  2. 抽象意義:表示打擊、挫折,常用于形容對人或事物的精神、意志造成損傷,例如“摧折惡類”或“屢受摧折”( )。

二、詳細釋義

  1. 物理摧毀

    • 指物體被外力破壞或折斷。
    • 例:《漢書·賈山傳》提到“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形容自然力量對物體的破壞()。
  2. 精神打擊與挫折

    • 表示對人或群體意志的打擊,如《史記》中“暴摧折之”指對淮南王的壓制( )。
    • 亦可引申為磨難、困境,如韓愈詩句“摧折氣愈下”表達受挫後的低落()。
  3. 情感層面的憂傷

    • 唐代顧況用“寸心久摧折”形容離别帶來的内心傷痛( )。
  4. 謙遜或自我約束

    • 宋代文獻中,“摧折復學”指虛心學習、克制自我()。

三、使用場景與例句


四、補充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摧折這個詞的意思是破壞、壓制、打擊。它的部首是手,總共有12筆。摧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中,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階段。在繁體字中,摧折的寫法保持不變。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對于摧折這個詞來說,它的基本形狀和現代寫法相似。 這裡是一些例句: 1. 他的暴力行為摧折了我的信心。 2. 這場災難摧折了整個城市的經濟。 3. 他無情地摧折了她的希望和夢想。 一些與摧折相關的組詞包括摧毀、摧殘、摧枯拉朽等。與摧折近義的詞有破壞、打擊、殘害,反義詞可能包括恢複、重建、扶持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我很樂意再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