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粗悍的意思、粗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粗悍的解釋

(1).粗魯強悍。《警世通言·蔣淑真刎頸鴛鴦會》:“﹝ 步非煙 ﹞向媪而言曰……嘗嫌 武生 粗悍,非青雲器也。” 高雲覽 《小城春秋》第四八章:“他的連鬓胡子和頭發都剃光了,十足一個粗悍的山裡人模樣。”

(2).粗大有力。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胎息》:“凡出入鼻中而有聲者,風也;雖無聲而結滞不通者,喘也;雖無聲亦不結滞而猶粗悍而不細者,氣也。”

(3).粗疏。 清 龔自珍 《與人箋》:“大抵國朝奏議,自 雍正 以後,始和平謹質,得臣子之體矣。自 乾隆 三十年以後,始圓美得臣子之例矣。追而上之,頗猶粗悍,或紛披扶疎,沿 明 臣習。甚矣!風氣之變之必以漸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粗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指粗魯而強悍,形容人的性格、行為或氣質既帶有粗野、不拘小節的特點,又充滿勇猛、強硬的氣勢。以下是詳細解釋及權威來源參考:


一、基本釋義

粗悍(cū hàn)是由兩個語素構成的形容詞:

  1. 粗:指粗糙、粗野、魯莽、不細緻。
  2. 悍:指勇猛、強悍、剛烈、不易屈服。

    組合後強調兼具粗放與剛猛的特質,多用于描述人的性格、作風或外在氣質。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解釋為:“粗魯強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鍊接:商務印書館官網(需購買或查閱實體書)

  2.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

    釋義:“粗野強悍;粗魯勇猛。”

    來源: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鍊接:上海辭書出版社(官方介紹頁)

  3.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

    标注為:“粗魯而強悍。”

    來源:李行健主編.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三、語義分析與使用場景


四、語源與演變

“粗悍”屬合成詞,最早見于古代文獻對人物或地域風土的描寫。例如:

《明史·列傳》載:“(張獻忠)性粗悍,嗜殺戮。”

現代漢語中仍保留其形容“剛烈直率”的語義,但多含一定貶義色彩,暗示缺乏教養或過度強硬。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普及本)[Z].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Z].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4.

網絡擴展解釋

“粗悍”是一個多義形容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發音為cū hàn,核心含義指強壯、粗犷、勇猛,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展現的力量感。例如:


二、詳細釋義

  1. 粗魯強悍
    指性格或行為帶有魯莽、兇悍的特點。例如:

    • 《警世通言》中“嘗嫌武生粗悍”;
    • 現代文學中描述“山裡人粗悍模樣”。
  2. 粗大有力
    側重形容物體或形态的強壯特征。例如:

    • 宋代文獻提到呼吸“粗悍而不細者”指氣息粗重有力。
  3. 粗疏、不精細
    用于批評文風或處事不夠細緻。例如:

    • 清代龔自珍評價奏議“頗猶粗悍”,指内容不夠嚴謹。

三、使用場景

提示:更多古籍或現代用例可參考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哀恸邦極爆表暴厲婢壻博弈猶賢慘羞持扶饬歸崇墉從甥待放黛怨稻尾殿堂樓閣調運翁董逃歌乏短鳳響負鼎功澤關鐍歸虛罕車花牋鲛绡幾度街道廳界紙經國大業禁廬九部樂叩頭誇誇而談狼吞虎餐利便林英攏頭冒鋒沒閏南烹鳥哭猿啼披視剖明切診且字青堂羌侵衊耆儒碩老三年喪邵平圃手版倒持壽發踏罡步鬥談天天籥通房未遽央險鸷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