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竄斥的意思、竄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竄斥的解釋

貶逐。《新唐書·柳宗元傳》:“既竄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澤間,其堙厄感鬱,一寓諸文。” 宋 歐陽修 《仁宗禦飛白記》:“少不悅於時人,流離竄斥,十有餘年。”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上:“時相大怒,劾 庭碩 奉使無狀,請竄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竄斥"屬于漢語複合動詞,其核心語義可分解為兩個語素:

  1. 竄:本義指倉皇逃跑(如"抱頭鼠竄"),引申為放逐、驅逐,《說文解字》釋作"逃也";
  2. 斥:原指拓土開疆(如"斥地千裡"),後轉義為排拒、罷免,《廣雅》注"退也"。

在唐代文學作品中該詞達到使用高峰,特指官員因政治鬥争被貶谪流放。韓愈《進學解》"暫為禦史,遂竄南夷"即描寫谏官被貶經曆。宋代以降詞義擴大,可泛指對異己者的驅逐排斥,如《宋史·奸臣傳》載蔡京"竄斥元祐黨人"。

現代漢語中該詞已屬曆史語彙,《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為"書面語",釋義:"舊指官員被貶谪驅逐"。王力《古代漢語》教材特别指出該詞在唐宋奏章中的高頻使用特征。

網絡擴展解釋

“竄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綜合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竄斥(拼音:cuàn chì,注音:ㄘㄨㄢˋ ㄔˋ)指貶逐,即因貶谪而被驅逐到偏遠之地。該詞多用于描述古代官員因政治原因遭貶黜、流放的境遇。


二、字義分解


三、文獻例句

  1. 《新唐書·柳宗元傳》:
    “既竄斥,地又荒癘,因自放山澤間……”(柳宗元被貶至環境惡劣之地,寄情山水與文章)。
  2. 歐陽修《仁宗禦飛白記》:
    “少不悅於時人,流離竄斥,十有餘年。”(描述自身因不合時宜而長期遭貶逐的經曆)。

四、使用場景

該詞常見于史書、古文,多與政治貶谪相關,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新唐書》《澗泉日記》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霸氣部縣才高識遠才哲慘陰刬刻車毂弛解刺草大冬盜兵大談疊步東奔西逃斷文铎語泛白藩衛狗豨冠蓋歸根害義河平揮掃活躍分子皭白攪哄假天假地戒體季孫救世主拘籍理恤祿使冥思名聞遐迩缪錯末見内饋驽弱烹燖蒲矢巧節球台囷庾饒讓荏弱申都雙鹿鼠齧蠧蝕搜讨孫子兵法天狼天庥調停兩用統嗣威凜凜文海橡子面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