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恣的意思、從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恣的解釋

放縱;放肆。《易緯是類謀》:“雞失羊亡,臣從恣,主方佯。” 鄭玄 注:“雞失羊亡,謂不復生賢輔佐,故臣放恣其欲。” 漢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口腹從恣,魚肉之蠹也。”《漢書·張敞傳》:“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從恣”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cóng zì,意為放縱、放肆,通常用于描述行為或态度不受約束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古籍出處與例句

  1. 《易緯是類謀》
    “雞失羊亡,臣從恣,主方佯。”
    (鄭玄注:臣子因失去賢能輔佐而放縱私欲)。

  2. 《鹽鐵論·散不足》
    “口腹從恣,魚肉之蠹也。”
    (批評貪圖口腹之欲的奢侈行為)。

  3. 《漢書·張敞傳》
    “此言尊貴所以自斂制,不從恣之義也。”
    (強調尊貴者應自我約束,不可放縱)。

  4. 古代詩詞
    宋代鄧肅《質夫和來》:“雨意朝來猶許重,安得相從恣嘲弄。”
    明代胡直《澄江秋水篇》:“憶昔遊從恣經過,江頭花底奈春何。”。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原文或詩詞背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恣

《從恣》是一個古漢字,意指放縱、放肆。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從字底部的“口”和上部的“心”,共計11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到古代的《莊子》,其中“從恣”一詞首次出現。在《莊子·秋水》這篇文章中,莊子運用“從恣”來形容水的自由流動,表達自然的無拘無束、放縱自如。

在繁體字中,從恣寫作“從恣”。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在古代,從恣的寫法略有差異,從字底部的“口”微微偏向左邊,而上部的“心”則有一點點向右傾斜。

以下是一些關于從恣的例句:

1.他變得從恣起來,不再受任何束縛。

2.那個國家的統治者過于放縱,從恣的統治方式導緻國家的衰敗。

3.思想的自由表達是個人從恣的權利。

相關的組詞有:

1.從容自得:形容表現得寬松隨意。

2.放縱自己:表示将自己的行為完全由個人意願驅使。

3.放肆無度:用于描述某人行為不受任何限制,特别是傷害他人的行為。

與從恣的意義相反的反義詞是節制,指的是克制自己,不過度放縱。

總之,從恣是指放縱、放肆,形容人或事物無拘無束、任性隨意的狀态。它源自《莊子》一文,是古代漢字的一種寫法,也有其相關的繁體字“從恣”。在用法上,可以與相關的詞彙搭配使用,如從容自得、放縱自己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