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鹭缞的意思、白鹭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鹭缞的解釋

白鹭的蓑羽。亦指以白鹭蓑羽為飾的帽子。《爾雅·釋鳥》“鷺,舂鉏” 晉 郭璞 注:“白鷺也。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今 江 東人取以為睫攡,名之曰白鷺縗。”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六:“鷺有長翰毛, 江 東人取以為睫攡,名之曰白鷺纕。” 宋 曾慥 《類說·海物異名記》:“ 江 東人取白鷺頭頸上翰為接離,謂之白鷺簑。” 清 李調元 《卍齋瑣錄·戌錄》:“《爾雅》注:‘白鷺纕。’按即 晉 山簡 接籬,白帽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白鹭缞”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文獻中有明确記載,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白鹭缞”指白鹭的蓑羽,即白鹭頭部、翅膀或背部的長羽毛。這些羽毛因質地輕盈且美觀,常被古人用來制作裝飾物,例如帽子上的飾物。

二、文獻來源與用法

  1. 晉代郭璞《爾雅·釋鳥》注中提到:“白鹭也,頭、翅、背上皆有長翰毛。今江東人取以為睫摛,名之曰白鹭缞。”此處“睫摛”可能指眼飾或帽飾,說明其裝飾用途。
  2. 宋代李石《續博物志》記載:“鹭有長翰毛,江東人取以為睫摛,名之曰白鹭纕。”其中“白鹭纕”是“白鹭缞”的異體寫法。
  3. 宋代曾慥《類說·海物異名記》稱:“江東人取白鹭頭頸上翰為接離,謂之白鹭蓑。”此處“接離”可能指一種頭飾,進一步印證其作為帽飾的功能。

三、相關異體寫法

“白鹭缞”在不同文獻中也被寫作“白鹭纕”或“白鹭簔”(“簔”為“蓑”的異體字),三者含義相同,均指向白鹭羽毛制成的裝飾物。

四、補充說明

“缞”本指古代喪服,但在此詞中通“蓑”,指代羽毛的披覆狀。該詞屬于古漢語中的冷僻詞彙,現代已極少使用,多見于古代典籍或詩詞中。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結合《爾雅》《續博物志》等原文進行對照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鹭缞》這個詞是指白鹭所蹈着的漁網。它的拆分部首是“白鹭”,分别由“白”和“鹭”兩個部首組成。其中,“白”是指顔色為白色,“鹭”是指一種鳥類,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白鹭。 該詞的筆畫有9畫,其中“白”字有5畫,“鹭”字有4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使用,代表了人們對自然界的觀察、描繪和表達。 在繁體字中,《白鹭缞》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多的差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對于《白鹭缞》這個詞沒有特别的變化。因為該詞的使用時間并不久遠,所以它的字形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 下面是一個例句:“湖邊的白鹭缞映襯着晚霞,美不勝收。” 除此之外,“白鹭缞”這個詞也可以進行組詞,比如“白鹭缞鳥”、“白鹭缞舞”等。 在同義詞方面,我們可以使用“漁網”、“魚網”來替代《白鹭缞》。 對于反義詞,我們可以使用“非白鹭缞”、“無漁網”來表達與《白鹭缞》相反的概念。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