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兄之妻。《晉書·王彪之傳》:“今上年出十歲,垂婚冠,反令從嫂臨朝,示人君幼弱,豈是翼戴讚揚立德之謂乎!”《晉書·後妃傳下·康獻褚皇後》:“太後於帝為從嫂,朝議疑其服。”
“從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親屬關系的稱謂,具體含義如下:
從嫂(cóng sǎo)指從兄之妻,即堂兄的妻子(“從兄”即同曾祖父但不同祖父的兄弟,俗稱“堂兄”)。例如《晉書》中記載,褚太後作為晉康帝的“從嫂”,因皇帝年幼而臨朝輔政,引發朝臣對其身份是否適合攝政的争議。
與現代親屬稱謂的差異
現代漢語中,“堂嫂”更常用,而“從嫂”屬于古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中。需注意,部分資料(如)提到“從嫂”指妻子的姐妹,此說法與主流文獻不符,可能是對詞義的誤解。
使用場景
古代家族制度中,“從嫂”常用于描述家族内部關系或禮儀問題,如《晉書》中讨論太後作為“從嫂”是否適合為皇帝服喪的禮儀争議。
“從嫂”的明确定義是堂兄的妻子,其用法多見于曆史記載,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書》相關章節。
【拆分部首和筆畫】 嫂這個字是由女 (女子) 部首和噊(侯)部組成的,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嫂”這個詞最早的出現可以追溯到《莊子·外物》這篇古代文獻。在現代漢語中,嫂一詞是用來指稱丈夫的姐姐的。它也可以作為姐夫、弟媳之間的稱呼。
【繁體】 在繁體字中,嫂這個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都是“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有多種不同的寫法,而“嫂”這個字在古代的常見寫法有二,分别是 “颾” 和 “靊”。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例句】 1. 弟弟的嫂人非常和善。 2. 他們是舅舅的嫂弟妹。
【組詞】 與嫂相關的常用詞彙有: - 姐姐、姐妹、哥哥、姐弟、妹妹、妹夫
【近義詞】 與嫂有類似意義的詞語有: - 大姐、大嫂、大妹
【反義詞】 嫂的反義詞是: - 弟媳、妯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