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聰俊的意思、聰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聰俊的解釋

(1).聰明卓異。《南史·儒林傳·張譏》:“ 譏 幼聰俊,有思理。”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五:“ 元嘉 少聰俊。左手畫員,右手畫方,口誦經史,目數羣羊,兼成四十字詩,一時而就,足書五言一絶。” 元 無名氏 《雲窗夢》第二折:“那廝使心機賣聰俊,不隄防俺這一棍。”

(2).聰明秀美。《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七:“母親 吳氏 年紀不滿三十,且是生得聰俊飄逸。” 楊朔 《黃海日出處》:“ 黃世傑 心裡立刻湧起 魏春 大娘那張慈祥的臉,湧起她那對雙生小外孫的伶俐聰俊的嬌樣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聰俊”是由“聰”與“俊”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在漢語中主要用于形容人的資質與外貌特征。根據《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等權威辭書解釋,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兩方面:

  1. 智力與才能的卓越性

    “聰”本義指聽覺靈敏,引申為心思敏捷、悟性高超,如《說文解字》釋“聰”為“察也”。“俊”則指才智超群,《正字通》載“俊,才智拔類也”。因此,“聰俊”強調個體在思維、學習或創作能力上的突出表現,例如古籍中“此子少而聰俊,必成大器”的表述,即凸顯其天資卓絕。

  2. 外貌與氣質的出衆性

    “俊”亦可指容貌英秀,《廣韻》注“俊,美也”。在複合詞“聰俊”中,部分語境會兼指才貌雙全,如《紅樓夢》中“生得聰俊,又知書識字”的描寫,既包含智力描寫,亦暗含外貌特征。此用法多見于古典文學,現代漢語中更側重才智維度。

近義詞辨析:與“聰慧”相比,“聰俊”更突出整體禀賦的優異;與“俊秀”相比,則強化了智力層面的優勢。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側重點。

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應用規範詞典》(語文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聰俊”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聰明卓異
    指才智超群、出類拔萃。多用于形容人天賦異禀,思維敏捷。

    • 例證:
      《南史·儒林傳·張譏》提到“譏幼聰俊,有思理”;唐代張鷟《朝野佥載》中描述“元嘉少聰俊,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口誦經史”。
  2. 聰明秀美
    強調才智與外貌兼具,既聰慧又容貌清秀。

    • 例證:
      《初刻拍案驚奇》稱吳氏“生得聰俊飄逸”;楊朔在《黃海日出處》中描寫雙生小外孫“伶俐聰俊”。

二、使用場景

三、補充說明

該詞注音為cōng jùn,屬褒義,需結合語境區分側重“才智”或“才貌”。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朝野佥載》《初刻拍案驚奇》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馬保護色扁鼻才伐豺虎窟剗内出化點漆惡緣惡業發邁佛面竹膏芗慣習罐子桂食詭逸寒漱鶴草哼哼唧唧黃冠野服桀骜不馴棘圍空阙朗誦詩流寄禮願龍章秀骨麻煩面世廟屏名倫年月逆證坡老葡萄乾鬝頭潛意識千載一日汽劃子曲張人才難得生人勝任愉快試象十重收留水八陣說穿太蒙彈唱圢圢突栾完複韡晔烏漆墨黑詳敏賢流小狹霞姿月韻邪不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