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條的意思、辭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條的解釋

(1).猶文律。謂作文章的法則。 晉 陸機 《文賦》:“普辭條與文律,良餘膺之所服。”

(2).猶辭藻。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殷 未過有所通,為 謝 标榜諸義,作數百語,既有佳緻,兼辭條豐蔚。”

(3).離開樹枝。《南齊書·王儉傳》:“秋葉辭條,不假風飊之力;太陽躋景,無俟螢爝之暉。”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見王》:“故園為甚便輕抛,花落辭條,一任風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辭條”是詞典編纂學術語,指詞典中獨立列出的語言單位解釋條目,通常由詞目、注音、釋義、例證四個核心部分組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的定義,辭條是“詞典中每一個被解釋的詞或固定短語的條目”。

其結構特征包括:

  1. 詞目:作為條目首部,标注漢字規範寫法,如《漢語大詞典》第三卷中“辭”字詞目下包含“辭讓”“辭謝”等子條目。
  2. 注音:采用漢語拼音标注标準讀音,部分詞典輔注古音或方言讀音。
  3. 釋義:按照詞性分層解釋,如《辭海》第七版對“辭賦”的釋義分為“古代文體名”和“辭别俸祿”兩個義項。
  4. 例證:引用經典文獻佐證,如《漢語大詞典》在“辭章”條中引《文心雕龍》用例。

與“詞條”的差異在于,辭條更側重對語言單位的系統性解釋,包含語用、語源等信息,而詞條多指單純的詞語收錄。該術語規範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編纂手冊》第三章。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辭條”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概念

“辭條”原指文律或作文章的法則,也指辭藻、離開樹枝等含義。隨着語言發展,現代逐漸與“詞條”混用,特指辭典中對詞語或概念的規範化解釋條目。


具體釋義

  1. 文律與辭藻

    • 古代指寫文章的法則或修辭技巧,如晉代陸機《文賦》中“普辭條與文律”即強調寫作規範。
    •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提及“辭條豐蔚”,形容語言華美、辭藻豐富。
  2. 自然意象

    • 字面指“離開樹枝”,如《南齊書》中“秋葉辭條”比喻落葉的自然現象。
  3. 現代詞典學含義

    • 今指辭典中的詞語條目,包含詞目、注音、釋義等,如百科中的詞條需具備單一主題,且需符合命名規範。

與“詞條”的關系


應用場景


如需更全面的文獻例證或曆史演變,可查看漢典、古籍原文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奧蘭白鋪白社客镳旗彪軀畢事怖怯草坂草地炒勺塵熛大杯大明法度禘祭地利人和定昆池獨逝方山冠附帶扶木夫妻店府院之争過樓涸滞弘器楗柱桀心擠塞可蠢窠臼爛發鍊習樓路録治馬流漚釘槃藍裒綴前貫喬松棄本清歌欺突雀羅燃燒日至薩埵搧風史鈔士夫畫獸迹四帶四屋讨順風婉笃萬賴無聲頑仆僞貌相戹香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