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茨藿的意思、茨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茨藿的解釋

指粗劣的菜食。《三國志·魏志·常林傳》“ 旹 弟 靜 紹封”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自 茂 修行,從少至長,冬則被裘,夏則裋褐,行則步涉,食則茨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茨藿是一個較為罕見的古漢語複合詞,需從構詞法和曆史語境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茨”本義為蒺藜(刺蒺藜科植物),後引申指用茅草、蘆葦覆蓋屋頂,《詩經·小雅·楚茨》即有“楚楚者茨”的描述;而“藿”指豆類植物的葉子,《說文解字》注“藿,尗之少也”,常與“藜”連用指代貧者之食。

組合詞“茨藿”在南北朝文獻中多指代粗劣食物,如《南齊書·周颙傳》載“食不過茨藿”,與“藜藿”詞義相近,均表示以野菜豆葉充饑的清貧生活狀态。明代《農政全書》則記載某些地區将茨實(芡實)與藿香配伍入藥,但此用法屬于地方性俗名。

需特别說明的是,現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未收錄該詞條,建議在規範文本中使用“藜藿”等更通行的表述。若涉及古籍研究,可參考中華書局版《十三經注疏》中關于先秦飲食文化的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

“茨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í huò,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1. 基本含義:粗劣的菜食

根據《三國志·魏志·常林傳》裴松之注引的《魏略》記載,茨藿指代粗糙、低劣的野菜或食物,常用于描述生活貧困時的飲食狀況。例如:“自茂修行,從少至長,冬則被裘,夏則裋褐,行則步涉,食則茨藿”(描述某人長期以粗劣食物充饑的生活狀态)。

單字解析:


2. 引申含義:形容雜亂無序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将其擴展為成語,比喻事物混亂、草木叢生的狀态。例如:


使用建議

如需更深入考證,可參考《三國志》裴松之注或漢典等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岸忽安濟坊侪倫常尊臣朔疇勞抽逃出迓得天調得動地都都統風聞風謡伏雞拱壩骨清谷穗呼庚滬江混然一體胡謅亂道幵零郊祭較勘轎衣寂昧巾額今月古月脊巍巍可擦廥聚亮色六駁馬盂廟謀目兵鳥機孽障牛吃蟹女匽歐打配映愆晴橋面清殊器許入等三瓜兩棗刷淤損本逐末天底恬和吐辭橐泉污染下江險誕鮮鱗小家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