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航的意思、慈航的詳細解釋
慈航的解釋
佛教語。謂佛、菩薩以慈悲之心度人,如航船之濟衆,使脫離生死苦海。 南朝 梁 蕭統 《開善寺法會》詩:“法6*輪明暗室,慧海度慈航。”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斷癡求慧劍,濟苦得慈航。”《花月痕》第五二回:“萬頃情波,都成覺岸;千重苦海,盡泛慈航。”
詞語分解
- 慈的解釋 慈 í 仁愛,和善:慈愛。慈善。慈悲。慈祥。仁慈。慈和。慈眉善目。 特指“慈母”,多用于對人稱自己的母親:家慈。慈闱。慈顔。慈命。 對父母的孝敬奉養:孝子慈孫。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航的解釋 航 á 船。 行船或飛行:航海。航空。航天。航行(妌 )。航班。民航。 筆畫數:; 部首:舟;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慈航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慈航”是一個具有深厚宗教文化背景的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慈航”原為佛教用語,指佛、菩薩以慈悲之心救度衆生脫離生死苦海,如同航船渡人至彼岸。該詞由“慈”(慈悲)和“航”(航行)組成,比喻用慈悲作為渡人工具。例如唐代白居易詩句“濟苦得慈航”,即表達對佛法普度的贊頌。
二、宗教背景
- 佛教内涵
佛教經典中,“慈航”與“普度”常連用,強調不分種族、信仰地引導衆生以善念超越苦難,如“慈航普度”即通過慈悲心助人抵達安樂彼岸。
- 道教關聯
部分典籍提及觀音菩薩前身為道教“慈航道人”,體現了佛道文化的交融。
三、現代延伸
- 成語化表達
現代語境中,“慈航”被引申為慈善事業持續發展的象征,喻指公益行動如同航船般永不停息。
-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使用時,“慈航”寄托了仁愛、堅韌的期許,如“慈”象征母性之愛,“航”暗含人生前行的動态願景。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宗教典故或詩詞用例,可查閱《開善寺法會》《花月痕》等文獻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慈航》是一個詞組,意思是指善良而仁慈地幫助他人,比喻像慈悲般行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慈(⺍, 10畫)+ 航(舟, 9畫)。慈航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佛教經文和典籍中,形容行善的行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差異,但在現代漢字中的寫法保持一緻。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的慈航之心使他成為了許多人的救星。”與慈航相關的組詞包括:航行、航線、慈善、善航等。近義詞可以是慈善行為、仁慈之舉,反義詞可能是冷酷無情、惡意傷害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