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賴的意思、白賴的詳細解釋
白賴的解釋
(1).強取于人或死不認賬。 元 關漢卿 《救風塵》第四折:“酒和羊車上物,大紅羅自将去。你一心淫濫無是處,要将人白賴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當時賺得文書到手,把來緊緊藏在身邊暗處,卻待等他再來纏時,與他白賴。” 茅盾 《子夜》四:“他自己也放印子錢,怎麼我放的債就讓鄉下人白賴呢!”
(2).訛詐;冒認。 元 張國賓 《薛仁貴》第四折:“您孩兒跨海征 遼 ,曾立下五十四件功勞,争些兒被總管 張士貴 白賴去了。”《水浒傳》第四九回:“我家昨夜自射得一個大蟲,如何來白賴我的。”《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僉憲獨自算了一回。他起初打白賴之時,隻説 張貢生 會意,是必湊他的趣。”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 賴的解釋 賴 (賴) à 倚靠,仗恃:依賴。仰賴。百無聊賴(精神上無所寄托,感到什麼都沒意思)。 留在某處不肯走開:賴着不走。 不承認:抵賴。賴賬。賴婚。 刁鑽潑辣,不講道理;遊手好閑,行為不端的人:賴子。無賴
網絡擴展解釋
“白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強取或抵賴
指通過強硬手段占有他人財物,或事後拒不承認責任。例如《薛仁貴》中提到的“白賴功勞”即指冒認功績。
- 訛詐與冒認
包含欺騙性索取、虛假聲稱等行為,如冒認他人身份或財物。
二、詞源解析
- “白”與“賴”的組合
“白”表示“空白、無功”,指未付出努力;“賴”意為“依賴、貪圖”,合起來形容不勞而獲的行為。
三、使用場景
- 批評不勞而獲
常用于指責未付出卻享受成果的人,如“他整天白賴别人的幫助”。
- 描述抵賴行為
如例句“張士貴白賴功勞”展現拒不承認錯誤的情景。
- 口語化表達
衍生出“死乞白賴”“惡叉白賴”等短語,強調糾纏不休或蠻橫無理的态度。
四、例句參考
- “這群惡叉白賴為非作歹,弄得附近人們苦不堪言。”
- “女孩子臉皮薄,難道會死氣白賴硬纏着嗎?”
五、注意
不同語境中,“白賴”可能帶有貶義,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更多例句及用法可參考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賴這個詞是一個方言詞,主要用于四川地區,意思是“沒有道理”或者“毫無根據”。它的拆分部首是白和賴,白部首表示顔色或者光明,賴部首表示不真實或者虛假。它的筆畫分别為白部首3畫,賴部首11畫。這個詞來源于四川方言,可能由于地方的曆史和文化背景而形成并在當地流傳開來。
在繁體字中,白賴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差異。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也與現在相同,沒有發生變化。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這個謠言太白賴了,沒有任何證據支持。
2. 他的解釋完全是白賴,根本站不住腳。
一些與“白賴”相近的詞彙包括“無理取鬧”、“胡說八道”等。這些詞都表示言語或行為沒有根據或理由。
相反的詞彙可能是“有理有據”或者“合情合理”。這表示有根據、有理由的說法或行為。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