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狩的意思、出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狩的解釋

(1).帝王蒙難出奔的諱辭。 唐玄宗 《幸蜀西至劍門》詩:“ 劍閣 橫雲峻,鑾輿出狩回。”《新唐書·蘇弁傳》:“ 德宗 出狩,而縣令計事在府,官屬皆惶恐,欲遁走。”《恨海》第八回:“官場中接了電報,知道聯軍已經攻破京城,兩宮出狩,将要臨幸 西安 。”

(2).出外打獵。 唐 柳宗元 《獻平淮夷雅表》:“其選徒出狩,則《車攻》、《吉日》;命官分土,則《嵩高》、《韓奕》、《烝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出狩”是一個具有雙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帝王蒙難出奔的諱辭
    指古代帝王因戰亂、政變等被迫離開都城的事件,常以“出狩”為委婉說法。例如:

    •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逃往蜀地,其詩《幸蜀西至劍門》寫道:“鑾輿出狩回”。
    • 《新唐書》記載德宗出逃時,官員“欲遁走”,也使用“出狩”代指。
  2. 出外打獵
    泛指帝王或貴族外出狩獵的行為。例如:

    • 柳宗元在《獻平淮夷雅表》中将帝王狩獵與《詩經》中的《車攻》《吉日》類比。
    • 部分文獻直接解釋“狩”為“冬季打獵”,延伸為巡視領地。

二、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新唐書》《柳宗元文集》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出狩》的意思

《出狩》指的是帝王或貴族出征狩獵的活動。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出”和“狩”。

《出狩》的部首和筆畫

“出”字的部首是“凵”,它的總筆畫數是5。

“狩”字的部首是“犭”,它的總筆畫數是10。

《出狩》的來源

《出狩》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史記》,是先秦時期史書記載的一種貴族或帝王的出征和狩獵活動。

《出狩》的繁體字

繁體字“出狩”的寫法是「出狩」。

古時候漢字《出狩》的寫法

在古代,漢字《出狩》的寫法與現在沒有太大差别。

《出狩》的例句

1. 唐玄宗經常出狩,享受大自然的甯靜。

2. 經過漫長的冬季,春天一到,皇帝便帶着大臣出狩,展示權威。

《出狩》的組詞

組詞:出征、狩獵。

《出狩》的近義詞

近義詞:征途、打獵。

《出狩》的反義詞

反義詞:歸來、休息。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