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觸石的意思、觸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觸石的解釋

(1).《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者,唯 泰山 爾。”後以“觸石”謂山中雲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雲來。《文選·左思<蜀都賦>》:“岡巒糾紛,觸石吐雲。” 李善 注:“《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也。” 唐 李正辭 《賦得白雲起封中》:“千年 泰山 頂,雲起 漢皇 封。不作奇峯狀,寧分觸石容。”

(2).指險峰。 晉 陸雲 《喜霁賦》:“靖屏翳之洪隧兮,戢 太山 之觸石。”《文選·郭璞<江賦>》:“播靈潤於千裡,越 岱宗 之觸石。” 李周翰 注:“江中起雲霧,疾速乃超越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觸石”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文獻和成語用法區分理解:

一、成語含義(實踐求真)

基本解釋:
“觸石”字面意為“觸摸石頭”,比喻通過實際行動探究事物的本質或驗證真相。古代常用石頭檢驗金屬真僞,因此衍生出“實踐出真知”的寓意。
使用場景:
適用于強調實踐、觀察的領域,如科學研究、學習或工作中需驗證理論的情境。


二、文獻中的自然現象與地理指代

  1. 雲氣觸石成雲
    源自《公羊傳·僖公三十一》記載,描述泰山雲氣與山石碰撞後形成降雨的現象,如“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徧雨乎天下”。後引申為山中雲霧升騰的自然景觀,如《蜀都賦》中“岡巒糾紛,觸石吐雲”。

  2. 指代險峻山峰
    晉代陸雲《喜霁賦》等文獻中,“觸石”代指高聳險要的山峰。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觸石的意思

《觸石》一詞可以指觸及石頭或沾取石頭上的瑕疵等含義,同時也可以引申為尋求安慰或求助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觸石》這個詞可以拆分為"⺶"部和"石"部。根據《康熙字典》,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觸石》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蔔筮的過程中。當時人們使用龜甲或獸骨進行占卜,蔔筮師會用指甲觸碰這些石頭,來獲取信息或答案。

繁體字“觸石”與簡體字寫法相同,隻是字形結構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态會因時代和地域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觸石》這個詞在古代可能以不同的寫法出現,如古代金文形态。

例句

1. 他走到河邊,不小心觸到了一塊冰冷的觸石。

2. 在困難時,他總是選擇觸石求助,找到了許多幫助。

組詞

觸碰、觸動、觸及、躍躍欲試。

近義詞

碰石、碰觸、碰見

反義詞

避石、回避、遠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