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魄的意思、初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魄的解釋

農曆每月初三四的月亮。 北周 王褒 《詠月贈人》:“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唐 張仲素 《玉鈎賦》:“瑩迢遰之初魄,出西南之一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魄”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意象的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天文學與曆法意義

“初魄”指農曆每月初三前後的月光形态,此時月亮開始生光,稱為“新月”或“朏”。該詞由“初”(初始)與“魄”(月光)組合而成,語出《禮記·鄉飲酒義》中“月者三日則成魄”的記載。古人以月相變化紀時,“初魄”象征時間循環的開端,常見于曆法文獻,如《舊唐書·曆志》載“月行晦朔,初一為朏,初三為魄”。

二、文學意象與哲學引申

在詩詞中,“初魄”被賦予新生、希望等象征意義。例如唐代李白《古風》中“圓光虧中天,金魄遂淪沒”以“魄”代指月光,而“初魄”則暗含萬物初萌的意境。宋代文人亦用其表達對自然規律的觀察,如蘇轼《夜泛西湖》詩句“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三五漸盤桓”。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雖不常用,但仍是研究古典文化、天文學史的重要語料。其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并需結合《禮記》《淮南子》等典籍中的原始用例綜合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初魄”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含義和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初魄”指農曆每月初三四的月亮,形容此時月亮的形态。這一解釋得到了多個權威來源的印證。例如:

二、詞義解析

  1. 字面拆分

    • 初:表示時間或順序上的“開始”,如“月初”;
    • 魄:古漢語中可指月亮的輪廓或月光,如《論衡》中“月三日魄,八日弦”。
      組合後特指月初的月相。
  2. 文學意象
    “初魄”常見于古代詩文,常與“上弦”“蛾眉”等詞并列,用于渲染朦胧、纖細的意境,如“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三、其他說法(需謹慎參考)

個别中等權威性來源提到“初魄”可比喻人初顯的才華或潛力(如),但此用法未見于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義,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總結

綜合來看,“初魄”的核心含義為農曆月初的月相,多見于古典文學;若需引用比喻義,需注意其非傳統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白汗爆玉米花邊須比肩而事并流鉢昙摩羅伽大寶不索成誦齒馬之懼黨禁導語倒座兒鄧蕭調犯丁母憂獨沉發俏風管奉天大鼓蝮蟲腹熱腸慌該欠高利睾芷各不定龜圖過行好為事端好行小惠橫隊渾帳誡敕靜深驚逸隽造流明流戍籠落呂太後的筵宴男飾内列扭力炮座蓬門生輝辟說秋涼澀重篩落稍饩時頃豕食爽然若失搠筆隨語生解騰英銅竹律讬諸空言威蕤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