綽有餘裕的意思、綽有餘裕的詳細解釋
綽有餘裕的解釋
(1).《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趙歧 注:“進退自由,豈不綽綽然舒緩有餘裕乎?綽、裕,皆寬也。”後因以“綽有餘裕”形容态度從容、不慌不忙。 漢 王粲 《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仁君智數弘大,綽有餘裕,當以大包小,以優容劣。”《後漢書·蔡邕傳》:“當其無事也,則舒紳緩佩,鳴玉以步,綽有餘裕。”
(2).用以形容寬裕、富馀。《北史·周紀上論》:“昔 漢獻 蒙塵, 曹公 成夾輔之業; 晉安 播蕩, 宋武 建匡合之勳。校德論功,綽有餘裕。”《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論外人謀我教育權之可危》:“往者總署之設‘同文館’也,生徒數百計,雖無奇材異能,足任外交,然以供象寄譯鞮之職,則固綽有餘裕。”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中國地質略論》:“土人僅耕石田,于生計可綽有餘裕焉。”
詞語分解
- 綽的解釋 綽 (綽) ò 寬裕,緩:寬綽。綽綽有餘。 舒緩柔美:綽約。綽姿。綽俏。 〔綽號〕外號,诨名。 古同“攪”,吹拂,攪亂。 綽 (綽) ā 匆忙地抓起,拿起:綽起一根棍子。 同“焯”。 筆畫數:;
- 餘裕的解釋 寬綽有馀;寬裕。多用于說明時間充分,精力充沛,生活富裕。亦用以表示應對從容、胸懷寬廣。《孟子·公孫丑下》:“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然有餘裕哉?” 趙岐 注:“今我居師賓之位,進退自由,豈
網絡擴展解釋
“綽有餘裕”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chuò yǒu yú yù,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
态度從容
形容人處事不慌不忙、從容自如的狀态。例如:“他面對突發狀況仍綽有餘裕,冷靜應對。”
(源自《孟子·公孫丑下》中“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
能力或財力充足
指資源、能力等超出需求,有富餘。例如:“以他的財力購置房産綽有餘裕。”
(參考、)
二、出處與演變
- 最早出處:戰國時期《孟子·公孫丑下》,孟子以“進退自由”比喻無官責時的從容狀态。
- 詞義擴展:漢代後逐漸引申為物質或能力的寬裕,如王粲《為劉荊州與袁尚書》中“綽有餘裕”形容資源充足。
三、用法與例句
- 語法結構:補充式成語,多作謂語、定語。
- 例句:
- “他處理複雜任務時顯得綽有餘裕。”
- 魯迅曾用此詞描述生計寬裕:“土人僅耕石田,于生計可綽有餘裕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綽綽有餘、遊刃有餘
- 反義詞:捉襟見肘、左支右绌
五、權威性說明
該成語釋義綜合了《孟子》原典、漢代文獻及現代詞典(如搜狗百科、滬江詞典)的解讀,确保解釋的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綽有餘裕是一個常用詞彙,意思是充裕、寬餘。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綽(音chuò),右邊是餘(音yú)。綽的意思是大,餘的意思是剩下,加在一起表示有充足的剩餘。在繁體字中,綽有餘裕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這個詞用的字也是綽和餘,和今天的寫法沒有太大區别。
以下是一些關于綽有餘裕的例句:
1. 經過努力,他的時間安排已經綽有餘裕了。
2. 商店的銷售額增加,庫存綽有餘裕。
3.他的財務狀況得到了改善,現在他終于可以綽有餘裕地購物了。
一些近義詞包括:充裕、富餘、寬裕。這些詞都表示有多餘的或足夠的。相反的詞是:不足、緊缺、貧乏。這些詞表示不夠或不足夠的意思。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可以繼續向我提問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