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ass drum]∶最大和發音最深沉的軍樂隊和管弦樂隊用鼓
(2)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曲藝的一種,表演者連說帶唱,以鼓、闆、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區和方言、曲調的區别,分京韻大鼓、山東大鼓、湖北大鼓等
(1).打擊樂器。(1)大型鼓類的俗稱。常指我國民間吹打樂、鑼鼓樂、秧歌和戲曲音樂中使用的大堂鼓。鼓框四周有銅環,平懸于鼓架。(2)軍樂隊及管弦樂隊中的大軍鼓。發音低沉宏大。
(2).見“ 大鼓書 ”。
“大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
基本結構
大鼓是一種中空的木制圓筒,兩端蒙皮(通常為牛皮),通過敲擊發聲。部分民族特色大鼓如水族大鼓,尺寸較大(鼓面直徑約45厘米、高100厘米),常與銅鼓、蘆笙合奏于節日活動。
曆史與用途
起源于佛教文化,梵語稱“dundubhi”,古時用于寺院召集僧衆。後來廣泛用于傳統慶典、歌舞伴奏,例如水族的“六月六”“過端”等節日。
表演形式
清代形成的曲藝類别,以韻文演唱故事為主,穿插少量說白,用鼓、闆、三弦等樂器伴奏。表演者自擊鼓闆,節奏感鮮明。
地域流派
因方言和曲調差異形成多種類型,例如:
兩種含義均以“鼓”為核心,但應用場景不同:前者強調樂器本身,後者側重說唱藝術形式。若需了解具體流派特點或制作工藝,可參考權威民俗資料或曲藝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