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鼓的意思、大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鼓的解釋

(1) [bass drum]∶最大和發音最深沉的軍樂隊和管弦樂隊用鼓

(2) [story-telling with drum accompaniment]∶曲藝的一種,表演者連說帶唱,以鼓、闆、三弦等伴奏。由于地區和方言、曲調的區别,分京韻大鼓、山東大鼓、湖北大鼓等

詳細解釋

(1).打擊樂器。(1)大型鼓類的俗稱。常指我國民間吹打樂、鑼鼓樂、秧歌和戲曲音樂中使用的大堂鼓。鼓框四周有銅環,平懸于鼓架。(2)軍樂隊及管弦樂隊中的大軍鼓。發音低沉宏大。

(2).見“ 大鼓書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大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作為打擊樂器

  1. 基本結構
    大鼓是一種中空的木制圓筒,兩端蒙皮(通常為牛皮),通過敲擊發聲。部分民族特色大鼓如水族大鼓,尺寸較大(鼓面直徑約45厘米、高100厘米),常與銅鼓、蘆笙合奏于節日活動。

  2. 曆史與用途
    起源于佛教文化,梵語稱“dundubhi”,古時用于寺院召集僧衆。後來廣泛用于傳統慶典、歌舞伴奏,例如水族的“六月六”“過端”等節日。


二、作為曲藝形式

  1. 表演形式
    清代形成的曲藝類别,以韻文演唱故事為主,穿插少量說白,用鼓、闆、三弦等樂器伴奏。表演者自擊鼓闆,節奏感鮮明。

  2. 地域流派
    因方言和曲調差異形成多種類型,例如:

    • 北方流派:京韻大鼓、梅花大鼓;
    • 地方特色:山東大鼓、樂亭大鼓、湖北大鼓。

補充說明

兩種含義均以“鼓”為核心,但應用場景不同:前者強調樂器本身,後者側重說唱藝術形式。若需了解具體流派特點或制作工藝,可參考權威民俗資料或曲藝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鼓(dà gǔ)是一個漢字詞語, 主要指代一種傳統的打擊樂器。拆分部首為大(dà)和鼓(gǔ), 其中“大”表示事物的大小、廣闊等含義, “鼓”表示一種打擊樂器。大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中國民間藝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繁體字中, 大鼓與簡體字一樣。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 但大緻保持着“大”和“鼓”的形态特點。以下是一個例句: "他用大鼓的節奏給歌曲增添了動感。" 關于大鼓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背景才能提供精确的答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