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人的意思、柏人的詳細解釋
柏人的解釋
(1).古地名。在今 河北省 唐山市 西。 春秋 晉 地, 戰國 屬 趙 , 漢 置縣。《左傳·哀公五年》:“五年春, 晉 圍 柏人 , 荀寅 、 士吉射 奔 齊 。”
(2).《史記·張耳陳馀列傳》:“ 漢 八年,上從 東垣 還,過 趙 , 貫高 等乃壁人 柏人 ,要之置廁。上過欲宿,心動,問曰:‘縣名為何?’曰:‘ 柏人 。’‘柏人者,迫於人也!’不宿而去。”後遂用為皇帝行止戒備的典故。 唐 李白 《枯魚過河泣》詩:“萬乘慎出入, 柏人 以為誡。”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人的解釋 人 é 由類人猿進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進行勞動、并能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動物:人類。 别人,他人:“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待人熱誠。 人的品質、性情、名譽:丢人,文如其人。 己我 筆畫數:; 部首
網絡擴展解釋
“柏人”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古地名
- 地理位置:位于今河北省唐山市西部,具體在隆堯縣雙碑鄉境内。
- 曆史沿革:
- 春秋時期屬晉國,戰國時期歸趙國管轄,漢代設縣。
- 唐代因水患遷治,現存遺址為華北地區罕見古城池,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二、曆史典故
源于《史記·張耳陳馀列傳》記載的劉邦避禍事件:
- 事件背景:漢八年(公元前199年),劉邦途經趙國柏人縣,原計劃留宿。因聽聞縣名“柏人”諧音“迫于人”,心生警惕而離去。
- 後續影響:後成為帝王出行需謹慎戒備的典故,如唐代李白詩雲“萬乘慎出入,柏人以為誡”。
補充說明
- 曆史巧合:劉邦的直覺避開了趙國貫高埋伏的刺殺,此事件凸顯了古代政治鬥争的兇險。
- 文化意義:地名與曆史事件結合,反映了古代語言文化對政治決策的影響。
以上内容綜合了曆史文獻記載與現代考古研究,如需更詳細資料可參考《史記》《左傳》原文或柏人城遺址相關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人》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柏人」這個詞來自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典故,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操守正直。柏樹在中國文化中象征高尚、堅貞不屈,而人即指人的品質和态度。因此「柏人」可理解為具備高尚品質和正直操守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柏人」的拆分部首是「木」和「人」。其中,「木」部表示與樹木相關,而「人」部則表示與人類相關。根據各部首的筆畫數量,「木」部有⼀筆,「人」部有⼈筆。
來源和繁體:
「柏人」一詞源于《晉書·謝弘傳》中的一段描寫,描述了人們對謝弘高尚品質的贊譽。在繁體字中,「柏人」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柏人」的寫法與現代相似,使用相同的字形和部首,即「木」和「人」。由于漢字演變的曆史長久複雜,不同的字形和字體可能存在差異,但總體來說,「柏人」的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相近。
例句:
這位先生行事正直,堪稱是個真正的柏人。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柏人善舉、柏人風範、柏人操守、柏人之才;
近義詞:賢人、君子、正人君子;
反義詞:小人、奸人、惡人。
希望以上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