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寝的意思、柏寝的詳細解釋
柏寝的解釋
春秋 齊 台名。在今 山東 廣饒縣 境。《晏子春秋·雜下五》:“ 景公 新成 柏寝 之臺。”《史記·齊太公世家》:“ 景公 坐 柏寝 ,嘆曰:‘堂堂!誰有此乎?’” 南朝 宋 鮑照 《代白紵舞歌辭》之二:“ 桂宮 柏寝 拟天居,朱爵文窗韜綺疏。” 唐 韓翃 《送張儋水路歸北海》詩:“ 柏寝 寒蕪變, 梧臺 宿雨收。”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寝的解釋 寝 (寢) ǐ 睡,卧:寝室。寝車。寝宮。安寝。 睡覺的地方:就寝。壽終正寝。 皇家宗廟後殿藏先人衣冠之處,亦指帝王的墳墓:寝廟。陵寝。 停止,平息:其議遂寝(那種議論于是平息)。事寝。 面貌難看:貌
網絡擴展解釋
“柏寝”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一、曆史建築名稱(主要含義)
-
基本定義
指春秋時期齊國的一座高台建築,位于今山東廣饒縣境内。該建築由齊景公主持修建,見于《晏子春秋》《史記》等古籍記載。
-
文獻例證
- 《史記·齊太公世家》提到齊景公曾坐于柏寝台感歎:“堂堂!誰有此乎?”
- 唐代詩人韓翃在《送張儋水路歸北海》中寫道:“柏寝寒蕪變,梧臺宿雨收”,借柏寝台描繪曆史變遷。
-
文化意義
作為齊國重要建築,柏寝台常被後世文人用于詩歌創作,象征權力與時光流逝(如南朝鮑照的詩句“桂宮柏寝拟天居”)。
二、字面組合的引申義(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柏寝”可拆解為“柏樹”與“寝”(休息),引申為“如柏樹般堅定”的品質。但此解釋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義,需謹慎使用。
建議:在曆史或文學語境中,“柏寝”通常指齊國古台;若需引用其象征意義,建議結合具體文獻或注明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寝》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柏木制成的寝床,也可指柏木做成的睡榻或木床。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寝,其中木是象形字,表示木材;而寝是由宀和冖組成,宀表示"房子",冖表示"遮蔽",合起來表示"木制的遮蔽物"。根據筆畫順序,木的筆畫數是4,寝的筆畫數是11。這個詞的來源與古代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柏木因其質地堅硬、香氣濃郁,常被用來制作家具,柏寝就是用柏木制成的堅硬木床,用以供人休息或睡眠。
關于繁體字的寫法,《柏寝》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柏寢」,它的構成和意義與簡體字一緻,隻是字形上有些許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柏寝》的字形有些變化。其中,柏的古代寫法為「栢」,寝的古代寫法為「寑」。這些變化主要是隨着時間流轉和文化發展而演變的結果。
下面是一些關于《柏寝》的例句:
1. 柏寝香氣撲鼻,令人心曠神怡。
2. 王侯将相,都愛睡柏寝。
與《柏寝》相關的組詞有:木床、木榻、木制家具等。
近義詞可以是:柏木床、柏木榻。
反義詞可以是:軟床、軟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