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别山脈的意思、大别山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别山脈的解釋

長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水嶺。從西北向東南斜貫湖北和河南、安徽交界處。海拔1000米左右。主峰天堂寨海拔1729米。西北支脈有風景名山雞公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别山脈是中國重要的地理标志之一,得名可追溯至《尚書·禹貢》中“至于大别”的記載(來源:《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該山脈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處,呈西北-東南走向,綿延約380公裡,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來源: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作為長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其地質構造形成于燕山運動時期,以花崗岩和片麻岩為主要岩體(來源:《中國自然地理綱要》)。

在生态價值方面,大别山脈擁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布着銀杏、大鲵等2000餘種珍稀動植物(來源:生态環境部官網)。其北坡的梅山水庫與南坡的天堂寨景區,兼具水文調節與旅遊功能(來源:《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抗日戰争時期,該區域曾是劉鄧大軍挺進中原的戰略要地(來源:中國共産黨新聞網)。當前作為國家連片特困地區,正通過生态扶貧實現可持續發展(來源:國家鄉村振興局官網)。

網絡擴展解釋

大别山脈是位于中國中部的重要地理分界線,橫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處。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其含義:

一、地理特征

  1. 位置與範圍
    大别山脈西接桐柏山,東延至霍山和張八嶺,全長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其主峰白馬尖海拔1777米(另有資料提及天堂寨海拔1729米,可能為不同時期的測量或命名差異)。

  2. 地質構造
    屬秦嶺褶皺帶延伸部分,形成于古生代至中生代多次闆塊碰撞和地質運動,主要由花崗岩、片麻岩構成。東南部受郯廬斷裂帶影響,地形陡峭如刀削。

  3. 水文分界
    作為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南麓水系彙入長江(如巴河、浠水),北麓水系彙入淮河(如史河、潢河)。

二、名稱由來

三、自然與人文意義

  1. 生态多樣性
    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垂直氣候差異形成豐富動植物資源,兼具森林與山地氣候特征。

  2. 戰略地位
    地處武漢、南京、合肥三大城市中心,曆史上為軍事要地,如劉鄧大軍挺進大别山的革命事件即依托其地理優勢。

  3. 文化象征
    廣義大别山涵蓋桐柏山等支脈,與秦嶺、昆侖山脈共同構成中華地理“龍脈”概念的一部分。


說明:關于主峰名稱和海拔的差異,建議參考權威地理資料或最新測繪數據。更多細節可查閱相關地質研究或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炳庵摩勒按實傍人門戶鼻飼蔔年不則才氣無雙成方充積村情大發雷霆丹崖刁難掉眼定銀地平坐标系逗嘴兒女态奉身绀坊高陽台輵轇花徑見怪不怪介邱骥馬禁甬蹶倒口頰魁元雷厲連鼓理解邌明領納駡毀滿門宓戲氏沒世無聞木缽佞道髼頭錢夾乾儀全免冉耕之疾然犀潤文使桑土之謀生死相依深窈攝詟熟風飼雀跳跳舞舞托裱讬志尪纖卧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