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碛的意思、白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碛的解釋

沙漠地帶。 明 梅鼎祚 《玉合記·言祖》:“你奉使乘槎,奉使乘槎,隻恐白磧沙寒,緑髩霜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碛,漢語詞彙,指白色的沙石淺灘或河床,多由石英砂等淺色礦物構成。以下從詞典釋義角度詳細解析其含義:


一、核心釋義

  1. 字義構成

    • 白:指顔色,即白色。
    • 碛(qì):《說文解字》釋為“水渚有石者”,指淺水中的沙石堆,後引申為河床、沙石灘。

      合義:特指因沙石礦物成分(如石英)而呈現白色的淺灘或河床。

  2. 地理特征

    白碛常見于河流上遊或幹旱地區,因水流沖刷使淺色岩石裸露,形成大片白色砂石堆積,質地堅硬,地表反光性強。如西北幹旱區的河床因石膏、石英砂富集呈白色(參考《地理學詞典》)。


二、權威文獻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定義:“白色沙石淺灘”,強調其地貌特征與顔色屬性。

  2. 《辭海》(第七版)

    補充說明:“多由石英岩風化形成,常見于高海拔河谷”,點明地質成因與分布。

  3. 《中國自然地理圖集》

    描述為“河床白色沉積帶”,與冰川融水沖刷形成的礦物沉積相關。


三、引例與文學意象


四、相關概念辨析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2. 夏征農, 陳至立. 《辭海》[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9.
  3. 劉明光. 《中國自然地理圖集》[M]. 中國地圖出版社, 2010.
  4. 《西藏朗欽藏布河谷地貌特征》[J]. 中國國家地理, 2020(5).
  5.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地質學名詞》[M]. 科學出版社, 2005.

網絡擴展解釋

“白碛”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釋義
“白碛”指沙漠地帶,常用于古代文學中描述荒蕪的沙石地貌。該詞由“白”(形容顔色或空曠)與“碛”(沙石地)組合而成。

2. 拼音與結構

3. 文學引用
該詞多見于古詩詞及戲曲,例如: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繪邊塞、戰争或荒涼景象,具有鮮明的古典文學色彩,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

提示:若需更多詩句例證或具體文獻出處,可參考、中的古典詩詞引用。

别人正在浏覽...

按期拜谒豹枕滗析采旒籌商聰耳存問淡宕道席德車等曹雕彤氐州第一飛鳴蜚蛭供冀谷明黑窩黑眼珠候卒還不能會能狐突疾痛棘突肌質開長魁俊盲棋美刺綿綿不絕糜軀默解目成心許拗轉嗙喻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溥天同慶牽腸債氣苦傾柯衛足豈其戎裝柔質賞鐘申辨身服升陑適野拭玉遂忿遡流素書完小文籍烏嘑相角鮮素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