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逝的意思、徂逝的詳細解釋
徂逝的解釋
(1).亡故。 漢 蔡邕 《議郎胡公夫人哀贊》:“景命徂逝,不愍少留。”
(2).遠行。 漢 班昭 《東征賦》:“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徑欲從誰。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
(3).流逝。 宋 蘇轍 《初發彭城有感寄子瞻》詩:“上願天地仁,止此禍亂源。歲月一徂逝,尚能返邱園。”
詞語分解
- 徂的解釋 徂 ú 往:自西徂東。 過去,逝:歲月其徂。 開始:六月徂署。 古同“殂”,死亡。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 逝的解釋 逝 ì 過去,往:逝去。逝川(逝去的流水,喻過去了的歲月或事物)。光陰易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死,多用于對死者的敬意:逝世。長逝。仙逝。 古同“誓”,表決心之詞。 筆畫數:; 部首:辶;
網絡擴展解釋
“徂逝”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解析:
-
亡故
指生命的消逝或死亡。此義項多見于古代文獻,如漢代蔡邕《議郎胡公夫人哀贊》中“景命徂逝,不愍少留”,意為生命終結,無法挽留。
-
遠行
表示遠行或離開。例如漢代班昭《東征賦》中“乃遂往而徂逝兮,聊遊目而遨魂”,描述遠行時的心境。
-
流逝
現代使用中更常見,指時間或事物的逐漸消逝。如“歲月徂逝”形容光陰飛逝,“青春徂逝”表達對短暫年華的感慨。這一用法在文學作品中常渲染哀愁、懷舊氛圍。
補充說明:前兩個義項多用于古文語境,而“流逝”的釋義在現代漢語中保留較多,尤其見于詩歌、散文等文學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徂逝(Cú Shì)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下面将為您提供關于徂逝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徂(辶彳,5畫)+ 逝(辶彳頁,10畫)
來源:
徂逝是兩個獨立的詞語組合而成的,徂的本義為“往返”,逝的本義為“走過”或“離去”。
繁體:
徂逝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相同,在「徂」和「逝」兩個字的形狀稍有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書寫方式有所差異,徂逝在古代可能有不同的寫法。
例句:
1. 夜歸人在徂逝的時光中慢慢散去。
2. 時光如此匆忙,一切都已徂逝。
組詞:
徂逝作為一個獨立的詞語,一般不與其他詞語組成固定的詞組。
近義詞:
離去、遠離、流逝
反義詞:
歸來、複返、停滞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