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錯綜的意思、錯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錯綜的解釋

(1) [intricate;complex]∶縱橫交叉

錯綜複雜

(2) [synthesize]∶交錯配合;綜合

錯綜群言

詳細解釋

(1).交錯綜合。《易·繫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 孔穎達 疏:“錯謂交錯,綜謂總聚,交錯總聚,其陰陽之數也。”《三國志·魏志·傅嘏傳》:“然儒生學士,鹹欲錯綜以 三代 之禮。禮弘緻遠,不應時務。”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下》:“至若錯綜乖所,分布失宜,則綵絢雖多,巧妙不足者矣!”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三:“益知天下事經緯錯綜,決非印闆所能印定。” 草明 《乘風破浪》三:“他不能全面地掌握頭緒紛纭、關系錯綜的鋼鐵聯合企業的規律性。”

(2).指故意颠倒詞序以避免形成對偶的一種修辭手法。 宋 陳善 《扪虱新話·楚詞春秋羅池碑錯綜成文》:“《楚詞》以‘日吉’對‘良辰’,以‘蕙殽蒸’對‘奠桂酒’。 沉存中 雲:此是古人欲錯綜其語,以為矯健故耳。”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錯綜成文例》:“古人之文,有錯綜其辭以見文法之變者。如《論語》‘迅雷風烈’,《楚辭》‘吉日兮辰良’,《夏小正》‘剝棗栗零’皆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錯綜”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維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縱橫交叉的複雜狀态
    指事物或現象的交錯混雜,如“錯綜複雜”常形容矛盾、線索等交織難辨的狀态。該詞源自《周易·系辭上》“參伍以變,錯綜其數”,強調事物間的交叉性與複雜性。例如:“倉庫裡水流通過錯綜的管道湧入容器”。

  2. 綜合與交錯配合
    在古漢語中可表示對多種元素的綜合整理,如《漢書·叙傳》中“錯綜群言”即指對各家言論的整合。


二、修辭手法

作為修辭術語,“錯綜”指通過調整句式或詞彙避免單調,使語言生動多變,具體分為三類:

  1. 更換字面:避免重複用詞,如魯迅“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中“直面”與“正視”的替換。
  2. 變更語序:調整句子結構,如“花朵滿身戴,功勞戴滿身”通過語序變化增強節奏感。
  3. 整散句式結合:混合整齊與參差句式,如“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觀衆,寫文章做演說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觀衆麼?”通過反問句式打破平衡。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錯綜複雜”的演變,可參考《周易》相關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錯綜的意思及相關信息

錯綜(cùo zōng)這個詞在中文中有着豐富的含義。下面将分别從詞義、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方面介紹。

詞義

錯綜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事物複雜紛繁、錯綜複雜的狀态或情況。它包含了多個層面、多個方面的意思,表示事物之間錯綜複雜、難以理清的糾結關系。

部首和筆畫

錯綜的拆分部首是“⺕”(山字頭),其中“言”是它的部首。“⺕”有5個筆畫。

來源

錯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本義為線繩交叉糾結的樣子,後來引申為形容事物錯綜複雜、紛繁複雜的狀态。

繁體

錯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錯綜」,這是繁體字的一種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錯綜的寫法為“錯綜”(注:現代簡化字為“錯綜”)。古代的寫法中運用了更複雜的筆畫結構,形成了結構緊密、錯落有緻的樣式。

例句

1. 這個問題涉及到多個因素,錯綜複雜,需要仔細分析。

2. 這部小說的情節錯綜曲折,引人入勝。

組詞

錯綜如法、錯綜複雜、錯綜交織等。

近義詞

紛繁複雜、糾結紛亂、曲折多變等。

反義詞

簡單明了、單一直接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