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抄的意思、撮抄的詳細解釋
撮抄的解釋
摘抄。亦指描摹。 清 黃景仁 《塗山禹廟》詩:“窫窳首龍雕題鮫,或乘飛黃髮垂髾,或乘騶吾駕神蛟,千詭萬狀窮撮抄。”
詞語分解
- 撮的解釋 撮 ō 聚起,多指用簸箕狀的器具鏟起東西:撮成一堆。撮土。撮合。 取,摘取:撮要。 用手指捏取細碎的東西:撮藥。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千分之一。 量詞:一撮米。 撮東西用的器具:撮子。撮箕。 撮
- 抄的解釋 抄 ā 謄寫,照原文寫:抄本。抄寫。抄襲。傳抄。 搜查而沒收:抄沒(?)。抄家。抄斬。 走簡捷的路:抄近。抄小道。包抄。 同“綽”。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撮抄”是一個較為少見的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拼音:cuō chāo
- 含義:指“摘抄”或“描摹”,即從原文中選取部分内容進行抄錄,或對事物形态進行模仿描繪。
二、出處與例句
該詞出自清代詩人黃景仁的《塗山禹廟》詩:“窫窳首龍雕題鲛,或乘飛黃發垂髾,或乘驺吾駕神蛟,千詭萬狀窮撮抄。”
此處“撮抄”用于形容詩中描繪的奇異景象,意為通過文字對千奇百怪的形态進行細緻描摹。
三、用法說明
- 文學領域:多用于古籍或詩詞中,指對文字或意象的摘錄與模仿。
- 文獻整理:可表示從長篇内容中摘取精華部分記錄,類似現代“摘要”。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或學術研究場景。若需進一步探究其語境,可參考《塗山禹廟》全詩及清代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撮抄》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抄錄、摘抄或選取一部分内容。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手”,意味着與手相關,第二個部首是“木”,表示與木材或木制品相關。在筆劃上,它有13個筆劃。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寫作和文獻傳播方式。在古代,沒有印刷術,人們通常使用手工方式繁抄書籍和文獻,以便保存和傳播知識。撮抄就是這種手工摘抄或抄錄的一種方式。
《撮抄》這個詞在繁體中文中的寫法是「撮抄」。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古時候,字的形狀和結構有所變化。然而,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漢字的本義和含義并沒有改變。
以下是一個關于《撮抄》的例句:在我的研究報告中,我撮抄了一些重要的研究論文來支持我的觀點。
除了《撮抄》,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可以與之組成詞語,如抄錄、摘錄、選錄等。
相近的詞語有抄寫、記錄等。
相反意義的詞彙可能是删除、舍棄等。
希望以上内容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