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誠的意思、寸誠的詳細解釋
寸誠的解釋
微誠。 南朝 梁 蕭統 《錦帶書十二月啟·夾鐘一月》:“謹伸數字,用寫寸誠。” 唐 韓愈 《學諸進士作精衛銜石填海》詩:“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 元 無名氏 《醉寫赤壁賦》第一折:“蔬食薄味,略表寸誠。”
詞語分解
- 寸的解釋 寸 ù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短小:寸土。寸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寸心。寸步難行。 姓。 筆畫數:; 部首:寸; 筆順編號:
- 誠的解釋 誠 (誠) é 真心:誠懇。誠樸。誠實。誠摯。忠誠。心悅誠服。 實在,的确:誠然。誠有此事。 筆畫數:; 部首:讠;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寸誠
指微小而真摯的心意,常見于古典文學,強調心意雖小卻飽含真誠。以下從釋義、用法及文化内涵展開分析:
一、字義溯源
-
單字解析
-
本義與引申義
- 核心義:謙稱自身心意微薄卻真誠。
- 引申義:
- 表自謙:如“聊表寸誠”,見于書信或饋贈場景。
- 表懇切:強調心意純粹,如“寸誠皎如日”(孟郊詩)。
二、古典文獻用例
-
詩詞中的情感寄托
- 蘇轼《次韻王定國謝韓子華過飲》:“此心惟寸誠,日月可照臨”,以“寸誠”喻赤心可鑒。
- 陸遊《讀書》:“寸誠綿綿通天地”,形容微小誠心可感召萬物。
-
書儀與禮俗
明代《尺牍雙魚》載“具薄儀聊表寸誠”,用于禮單謙辭,反映傳統交際中的自謙文化。
三、文化内涵
-
儒家倫理的體現
“誠”為儒家“五常”之一,“寸誠”契合“雖微必敬”的修身觀,如《禮記·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化”。
-
謙遜美德的符號
詞中“寸”字弱化自我,強化誠意,體現中華文化“卑己尊人”的交際哲學。
四、近義辨析
- 寸心:側重心意本身(如“聊表寸心”),與“寸誠”義近但少“誠”的純度強調。
- 微忱:更書面化,如“略盡微忱”,情感濃度弱于“寸誠”。
參考文獻來源
- 《說文解字》釋義(中華書局點校本)
- 孟郊《贈主人》詩(《全唐詩》卷378)
- 蘇轼詩集(《蘇轼全集校注》卷10)
- 明代《尺牍雙魚·禮柬式》
網絡擴展解釋
“寸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cùn chéng,其核心含義是微小的誠意,但實際使用中更強調真誠、懇切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 “寸”:原指極小的長度單位,此處引申為“微小”或“謙遜”。
- “誠”:表示真實、真誠。
兩者結合,形容态度極其誠懇或情感真摯,常帶有謙遜表達的色彩。
2.出處與例證
- 文學典籍:最早見于南朝梁蕭統的《錦帶書》:“謹伸數字,用寫寸誠”,以及唐代韓愈的詩句“終年抱寸誠”。
- 用法示例:如“略表寸誠”表示略微表達誠意,常見于正式或書面語境。
3.近義詞與結構
- 近義詞:微誠、赤誠、真摯。
- 語法結構:形容詞短語,多用于描述人或情感狀态。
4.常見誤讀
- 部分資料提到《史記·韓長孺列傳》中的故事,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如漢典、滬江詞典),可能為誤引。
“寸誠”多用于文學或正式場合,強調發自内心的真誠态度,而非字面意義的“微小”。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的權威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寶幡把色便溺不成器蔔問場記成話逞伎谌摰怆恍炊沙成飯錯行呆腦呆頭彈斤估兩獨立國方技飛除盥薇關于黑路橫泛和壹澒挏紅嘴緑鹦哥後夔化遂回舒駕鼓車駕薨鑒選籍斂禁圃絕長補短空格漻漻冒進沒什麼門坑撚子拗句驽筋破栝奇律三茅君身退功成受盤耍牌子唐陂闛合鐵冊軍童阜銅簧媮堕途中萬靈五城兵馬吳畫無...無...仙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