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殂沒的意思、殂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殂沒的解釋

亦作“殂歿”。死亡。《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及 備 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 亮 皆專之。”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滞》:“或復齊死生,謂無異以存活為徭役,以殂殁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億裡矣,豈足耽玩哉?” 唐 朱均 《贻常夷詩》:“平生遊城郭,殂沒委荒榛。”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殂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動詞,表示“死亡”或“逝世”的含義,多用于書面語境或曆史文獻。該詞由“殂”和“沒”兩個語素構成,其中“殂”本義為死亡(如《說文解字》釋“殂,往死也”),而“沒”通“殁”,指生命的終結。兩字連用後,詞義疊加,強調生命的消逝。

從詞源看,“殂沒”最早見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此處“崩殂”即帝王去世的專用表述,後衍生出“殂沒”作為通用表達。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叙述或莊重場合,如古籍注解、人物傳記等,例如《資治通鑒》注疏中常見“某某殂沒于某年”的表述。

權威辭書《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将其釋義為“死亡;去世”,并标注為書面語。相較于同義詞“逝世”“去世”,“殂沒”更具曆史厚重感,且隱含着對逝者的尊重。在詞性功能上,該詞通常作謂語,如“将軍殂沒于疆場”,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學術文獻或文學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

“殂沒”是一個書面用語,意為死亡,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正式語境。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殂沒”讀作cú mò,與“殂殁”同義,均表示生命的終結。其中“殂”指死亡(《說文解字》釋為“往死也”),常與“殁”組合使用,強調逝去之意。

  2. 出處與用法

    • 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此處指劉備去世。
    • 晉代葛洪《抱樸子》以“殂殁為休息”對比生死觀,唐代朱均詩句“殂沒委荒榛”則描繪死亡後的荒涼場景。
  3. 語境與風格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口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古典文學或學術讨論中,帶有莊重、文雅的色彩。

  4. 同義詞與關聯詞
    如“逝世”“亡故”“殒沒”等,但“殂沒”更強調自然死亡,而非意外或非正常死亡。

如需進一步了解字形、讀音或古籍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或查閱《三國志》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邊符長久日乘風轉舵矗燈春意圖儲養麤蠢膽大于身地下宮殿惡狗發揚蹈勵蜂蠹分解反應分巡福安父嚴子孝幹禮櫜弓戢矢構難歸馮過次蠱僞赫胥胡必呼虓膠瑟甲鐵街術楫子穄子磏仁李子亂人履祚俛眄民仇磨翻釀甕逆濞疲弱牆闆青浦瓊閣區廬曲聽曲院肉中刺生華省訾手松霜絲數不清四院焘冒提控庭園脫産五德挦毛斜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