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麤陋的意思、麤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麤陋的解釋

亦作“麄陋”。粗賤丑陋;粗糙簡陋。 唐 無名氏 《白蛇記》:“二女6*奴曰:‘郎君貴人,所見莫非麗質。某皆賤隸,又皆麤陋,不敢當公子厚意。’” 宋 蘇轼 《與孫子發書》之二:“貴眷各計安勝,公宇已令粗葺,什物麄陋,然亦粗足。”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集·詩事·村》:“故古語謂美好為都,麄陋為鄙,本此為義也。” 清 王晫 《今世說·惑溺》:“ 王 于一晚歲客湖上,狎一妓,頗麤陋。或嘲之。 王 笑曰:‘近代美人尚肥。’”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麤陋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麤陋”是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麤”與“陋”二字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麤”為“粗”的異體字,本義指未經加工的糙米,引申為粗糙、不細緻;而“陋”在《說文解字》中解作“阨陝也”,後演變為形容事物品質低劣、外觀不美。兩字組合後,“麤陋”通常指器物、建築等物質層面的粗糙簡陋,例如《太平廣記》中“室宇麤陋”即描述房屋結構粗劣。

從詞性特征看,“麤陋”屬形容詞,多用于書面語體,常與“精緻”“華美”構成反義關系。其語義範疇包含三個維度:①材質處理草率(如“麤陋的陶罐”);②制作工藝簡單(如“麤陋的竹編”);③整體形态缺乏修飾(如“麤陋的茅舍”)。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标注為書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籍或仿古語境。

參考來源:

1.《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

3.《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麤陋”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可拆解為“麤”和“陋”兩部分:

  1. 字形解析

    • 麤(cū):由三個“鹿”字組成,本義為“群鹿奔跑”,因鹿群奔跑時塵土飛揚,引申為“粗糙、不精細”,是“粗”的異體字。
    • 陋(lòu):本義指狹窄、簡陋,後延伸為粗劣、見識淺薄等含義。
  2. 詞義解釋
    “麤陋”形容事物極其粗糙簡陋,或人的粗俗鄙陋。例如:“麤陋的茅屋”指房屋結構簡單、材質低劣;“麤陋之人”則指缺乏教養或見識短淺者。

  3. 現代用法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通常被“粗陋”“簡陋”或“鄙陋”替代。其古語色彩較強,多見于古籍或文學作品中。

建議在當代書面或口語表達中優先使用“粗陋”等常見詞彙。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字典》或《說文解字》等工具書。

别人正在浏覽...

鳌天百廢俱興奔衄别具手眼禀賦柏林寺藏伏坼副沖凝此輩藂棘達官貴人蹈常習故登路東彙都倉陡然俸饷分蜜俯鑒符賞郭術海口漢碑含章挺生鶴樹洪泉洪業花着兒蕙風火媒火樹銀花講事簡節甲午風雲兢悸荩言羁思狷淺君子仇口出不遜況施燎泡露跣馬褂木直中繩諾臯爬拉前此千金一瓠奇薄軀幹喪仆紗籠善行無轍迹折步肆宥逃絶退座五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