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代漏龍的意思、代漏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代漏龍的解釋

即知更魚。《說郛》卷三一引 宋 無名氏《採蘭雜志》:“ 薛若社 好讀書,往往徹夜……僧因就水中捉一魚,赤色,與 薛 曰:‘此謂知更魚。夜中每至一更則為之一躍。’ 薛 畜盆中,置書幾。至三更,魚果三躍, 薛 始就寝。更名曰‘代漏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代漏龍”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語,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基本解釋

代漏龍(拼音:dài lòu lóng)指“知更魚”,即一種通過行為變化提示時間更替的魚類。該詞最早見于宋代無名氏《采蘭雜志》的記載。

典故來源

據《采蘭雜志》描述,宋代文人薛若社常徹夜讀書,僧人贈他一條赤色魚,此魚每至一更便躍出水面一次,薛氏因此用它替代傳統計時工具“更漏”,并命名為“代漏龍”。

詞義解析

其他說明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代替他人履行職責”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主流釋義仍以“知更魚”為主。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說郛》卷三十一或相關古代博物類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代漏龍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代漏龍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代替别人報漏的情報。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代漏龍的部首是龍,同時它的筆畫數為12畫。 來源 代漏龍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曆史典籍《史記》中,記載了戰國時期的一則秘密情報傳遞故事。根據記載,在戰争中,為了确保情報的安全,有時會選擇派遣專門負責報漏的人,這個人被稱為代漏龍。 繁體 代漏龍這個詞的繁體字形為「代漏龍」。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根據古籍記載,代漏龍在古時的寫法為「代塞龍」。 例句 1. 為了保護情報的安全,他被派遣為代漏龍。 2. 他成為了一名出色的代漏龍,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 組詞 代替、報漏、情報 近義詞 替頭、報失、代報 反義詞 直報、實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