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倦的意思、怠倦的詳細解釋
怠倦的解釋
[delinquent and slack] 懶惰疲塌
堅守崗位不敢怠倦
詳細解釋
(1).松懈倦怠。《墨子·非命下》:“彼以為強必治,不強必亂;強必寧,不強必危;故不敢怠倦。”《後漢書·鄭玄傳》:“ 玄 日夜尋誦,未嘗怠倦。” 嚴複 《辟韓》:“為之樂以宣其湮鬱,為之政以率其怠倦,為之刑以鋤其強梗。”
(2).借指松弛。 宋 曾鞏 《歸老橋記》:“登山而淩雲,覽天地之奇變;弄泉而乘月,遣氛埃之溷濁。此吾所以處其怠倦也,而樂於自遂也。”
詞語分解
- 怠的解釋 怠 à 懶惰,忪懈:怠惰。怠倦。怠工。懈怠。 輕慢,不尊敬:怠傲。怠慢。 筆畫數:; 部首:心; 筆順編號:
- 倦的解釋 倦 à 疲乏:疲倦。倦怠。倦意。倦容。倦色。 對某種活動失去興趣:厭倦。倦飛(喻厭倦仕宦而歸隱)。倦遊(厭倦遊宦生涯)。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怠倦”一詞并非現代漢語中的常用詞彙,可能是由“怠”和“倦”兩個語素組合而成的臨時性表達。根據字面拆分解釋如下:
-
“怠”
本義指懶惰、松懈,如“懈怠”“怠工”,也可引申為輕慢态度(如“怠慢”)。
-
“倦”
指身體或精神上的疲勞,如“疲倦”“厭倦”,也可表示對某事失去興趣(如“誨人不倦”)。
組合後的推測含義:
可能表示因懈怠而産生的疲倦感,或同時包含“懶散”與“疲乏”的雙重狀态。例如:“長期重複的工作讓他心生怠倦。”
注意:
-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正式語境建議使用“倦怠”(指身心疲憊與動力缺失,如“職業倦怠”)或拆分表述(如“懈怠且疲倦”)。
- 若為方言或特定文本中的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怠倦(dai4 juan4)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形容人對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感到疲倦和無精打采。這個詞可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手(扌)和貝(貝),其中“手”表示與人的動作活動有關,而“貝”則表示與財富、金錢相關。根據筆畫順序來看,怠倦一共有12個筆畫。怠倦這個詞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繁體字與簡體字相似。
怠倦一詞源于古代漢語,初次出現在《紅樓夢》一書中。繁體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沒有明顯的差異。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現在我們更多地使用簡體字。
以下是關于怠倦的一些例句:
1. 我感到怠倦,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2. 她連續工作了幾個小時,已經怠倦得無法繼續了。
關于怠倦的組詞,我們可以将其與其他詞彙搭配,例如:
1. 怠惰(dai4 duo4):形容人非常懶散,不願意努力。
2. 疲倦(pi2 juan4):表示對身體或精神感到疲乏。
3. 厭倦(yan4 juan4):指對某事物感到厭煩和不感興趣。
與怠倦相反的是精力充沛、積極向上的詞彙,例如:
1. 精神煥發(jing1 shen2 huan4 fa1):形容人精力旺盛,興緻勃勃。
2. 熱情洋溢(re4 qing2 yang2 yi4):指人的情感充沛且激昂。
希望以上回答符合你的要求。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