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翟的意思、代翟的詳細解釋
代翟的解釋
古國名。《逸周書·王會》:“正北 空同 、 大夏 、 莎車 、 姑他 、 旦略 、 豹胡 、 代翟 、 匈奴 、 樓煩 、 月氏 、 孅犁 、 其龍 、 東胡 ,請令以橐駞、白玉、野馬、騊駼、駃騠、良弓為獻。” 孔晁 注:“ 代翟 在西北界, 戎 狄 之間國名也。”代,一本作“ 戎 ”。
詞語分解
- 代的解釋 代 à 替:代替。代辦。代銷。代序。代表。 曆史上劃分的時期:時代。世代。古代。近代。現代。當(乶 )代。年代。 世系的輩分:下一代。 姓。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翟的解釋 翟 í 長尾山雉(野雞)。 古代樂舞用的雉羽。 古同“狄”,稱中國北方的民族。 翟 á 姓。 筆畫數:; 部首:羽;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代翟”是一個古代國名,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讀音:dài zhái(根據權威古籍注音)
- 含義:指中國西北部的一個古國,位于戎狄部落之間,常見于先秦文獻記載。
二、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逸周書·王會》,記載周王朝集會時,代翟與匈奴、月氏等部落共同進貢駱駝、白玉、良弓等物品。孔晁注解稱其地理位置在“西北界,戎狄之間”。
三、相關背景
- “翟”字解析:
- 讀zhái 時為姓氏(如戰國時期墨子本名“翟”);
- 讀dí 時指長尾山雉或北方民族(同“狄”)。
- 曆史地位:代翟與匈奴、東胡等部落并列,可能屬于遊牧民族政權,是周代邊疆的重要部族之一。
四、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中“代翟”也寫作“戎翟”,或因傳抄差異導緻異文。現代研究中,其具體疆域尚存争議,需結合考古發現進一步考證。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脈絡,可參考《逸周書》原文及漢代學者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代翟,這個詞意思是指代替翟,特指為某人代為受罰或承擔責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代翟的拆分部首是"亻"和"羽",其中"亻"為人的部首,"羽"為翅膀的部首。總共有十一畫。
來源:代翟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懲罰方式。古時候,有一種刑罰方法叫做“翟”,是指在罪犯的腳上綁上羽毛,再用布包裹住,供人乘騎而行。後來,當有人替代被罰者乘騎時,人們便開始使用“代翟”這個詞。
繁體字:《代翟》的繁體字寫作"代翢",翢與“翟”字形相似,隻是右邊多了一橫。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對于《代翟》,古人的寫法可能會略有變化。但基本上,關于“代翟”的概念是不會改變的。
例句:他願意為我代翟。
組詞:代勞、代辦、代替。
近義詞:替代、置換。
反義詞:受罰、承擔責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