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醇濃 ”。1.酒味濃厚甘美。 漢 焦贛 《易林·艮之謙》:“黍稷醇醲,敬奉山宗。” 宋 蘇轼 《病中大雪數日未嘗起觀虢令趙薦以詩相囑戲用其韻答之》:“惟思近醇醲,未敢窺璨瑳。” 清 魏源 《江南吟》之八:“阿6*芙6*蓉,阿6*芙6*蓉,産海西,來海東。不知何國香風過,醉我士女如醇醲。”
(2).喻富貴尊榮。 明 徐渭 《涉江賦》序:“然合前賦而觀之,誠見其嗜醇醲而姑言寂寞也。”
(3).風氣淳樸敦厚。 晉 左思 《魏都賦》:“不鬻邪而豫賈,著馴風之醇醲。”《舊唐書·儒學傳序》:“ 高宗 嗣位,政教漸衰,薄於儒術,尤重文吏。於是醇醲日去,華競日彰,猶火銷膏而莫之覺。”
(4).謂氣味、滋味、韻味等純正濃厚。 宋 文同 《讀淵明集》詩:“文章簡要惟華衮,滋味醇醲是太羹。”《春風》1981年第4期:“正因為這朵花在 關東 的土地上長大的,它才散發着那麼醇濃的土香吧?”《北京晚報》1982.4.23:“她的演唱韻味醇濃。”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醇醲漢語 快速查詢。
“醇醲”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hún nóng,其含義可從以下四個方面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語境下的用法,可參考上述來源。
《醇醲》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酒量豪爽,能喝大量酒的意思。
《醇醲》的偏旁部首是酉(yǒu),總筆畫數為20。
《醇醲》詞源較為複雜,一說出自《紅樓夢》,作為賈府中宴飲之物的盛酒杯;另一說出自明代文人殷敬止的《燕居閑話》一文。具體來源暫無确切證據。
《醇醲》的繁體字為「醇醲」。
《醇醲》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同現代寫法。
1. 他真是個能喝的幹将,一場酒下來依然醇醲如故。
2. 這種酒的味道醇醲,令人陶醉。
醇醲并沒有明确的組詞,可以根據需要和其他詞語進行搭配使用,如「醇醲美酒」。
豪飲、豪爽、豪氣、大飲。
無飲、不醉、滴酒不沾、小口喝酒。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