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固的意思、純固的詳細解釋
純固的解釋
純粹堅定。《國語·周語上》:“吾聞夫 犬戎 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 韋昭 注:“純,專也;固,一也。”《三國志·魏志·和洽常林等傳論》:“ 常林 素業純固。” 宋 司馬光 《上謹習疏》:“以純固之士為鄙樸而不用,於是風俗日壞,入於偷薄。”
詞語分解
- 純的解釋 純 (純) ú 專一不雜:純粹。純然。單純。純金。純銅。純正。純淨。純熟。純度。 絲:“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衆’”。 大:純嘏(極大的福分)。 人品的美好:純樸。純真。純厚。純笃。純潔
- 固的解釋 固 ù 結實,牢靠:堅固。穩固。鞏固。凝固。加固。 堅定,不變動:固執。固定。固本。 本,原來:固有。固步自封(亦作“故步自封”)。 鄙陋(見識淺少)。 姓。 筆畫數:; 部首:囗;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純固"的漢語詞典釋義及考據
"純固"為漢語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品性純粹堅定,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該詞最早見于《左傳·昭公四年》"純固以行事",形容行事專注且意志堅定。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純"為"絲不雜","固"作"四塞無漏",合指心性如素絲般純粹,如城郭般牢不可破。
二、權威詞典定義
- 《漢語大詞典》界定為"純粹專一,意志堅定",強調精神品質的完整性(來源: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第9卷)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注為"質樸而堅貞",側重道德品格的不可動搖性(來源: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三、語用特征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文學語境,如錢鐘書《圍城》描寫"純固如金石的人格",突顯人物品性的高潔。該詞在公文寫作中亦常見于表彰性文本,具有莊重典雅的語體色彩。
四、學術考證
漢語言文字學家王力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指出,此詞保留着先秦時期"德性完具"的哲學意涵,與《周易》"剛健中正"的君子觀存在語義關聯(來源: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
網絡擴展解釋
“純固”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hún gù,其核心含義為“純粹堅定”,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質或德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 純粹:指不摻雜其他成分,保持本質的單一性。
- 堅定:強調意志或态度的穩固、不易動搖。
二者結合後,“純固”多用于描述人内在品性的專一與堅韌。
二、引證與曆史用法
- 《國語·周語上》
記載:“犬戎樹惇,帥舊德而守終純固。” 韋昭注:“純,專也;固,一也。” 此處指犬戎族堅守傳統德行的專一性。
- 《三國志·魏志》
評價常林“素業純固”,稱贊其品性純粹且堅定不移。
- 宋代司馬光
在《上謹習疏》中批評當時社會輕視“純固之士”,導緻風俗敗壞,反襯出該詞對正直品格的推崇。
三、結構與用法分析
- 構詞:聯合式合成詞,“純”與“固”互為補充,強化了“專一且穩固”的語義。
- 語境:多用于書面語或評價性表述,如“為人純固”“德行純固”。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純笃、堅貞、專一
- 反義詞:浮躁、善變、駁雜
五、應用示例
- 造句:
“他雖身處逆境,仍以純固之心踐行理想,令人欽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國語》《三國志》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捱三頂四報羅布讓采香泾殘缺蟬翼法産育傳素齱齵詞筩代用品蹈冰凋廢洞晰蠹敝遏絕煩嫌風流瀟灑分賬府實高歌猛進怪神鬼妻國事犯歡館湖沼交卸椒園羁梏瘠壤泃河狂叫糧棉曆覽遴難六誓羅羅眉彎面部穆滿墓亭撚酸蒲蔽乾辣辣氣煤衾裯枷鎖秦郵帖棄擲實狀壽嶽瘦長子素簾塑性填滿跳火坑歪斜屋頂香輔燮理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