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角的意思、白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角的解釋

(1).白色牛角。《穆天子傳》卷四:“爰有黑牛白角。”

(2).磨光的牛角,用以制作生活用品。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鱗介篇》:“鱟十二足,殼可為冠,次於白角。” 宋 梅堯臣 《當世家觀畫》詩:“曲眉淺臉鵶髮盤,白角瑩薄垂肩冠。” 宋 王栐 《燕翼诒謀錄》卷四:“ 仁宗 時,宮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長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其後侈靡之風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魚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

(3).特指太白星呈現白色突出如角的星象變化。古以為喪亂之象。《史記·天官書》:“赤角,有戰;白角,有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角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本義:白色的獸角

指天然呈白色或加工後呈白色的動物角制品,常見于古代器物制作。

《漢語大詞典》:白角即白色獸角,古人用以制作梳具(如簪、篦)、刀柄等器具。

二、引申義:特指骨質裝飾品

因白角質地堅硬瑩潤,漸成為飾品代稱,尤指女性發飾。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白角指用獸角磨制的白色裝飾品,如"白角篦"(白色角梳)。

《禮記·玉藻》鄭玄注:"角冠,白鹿皮為之,或曰白角飾",印證其作為禮器裝飾的用途。

三、文化意象:象征高潔與奢華

  1. 高潔之喻:白色在傳統文化中象征純淨,故"白角"器物常關聯文人雅士的品格。

    唐代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詩"白角篦隨長袖",以白角篦襯托人物風雅。

  2. 奢靡标志:因材質稀有,白角制品在唐宋時期成為奢侈消費品。

    《新唐書·車服志》載"婦人以白角為冠",反映唐代宮廷的奢靡風尚。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3. 《禮記注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白居易詩集校注》(中華書局)
  5. 《新唐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網絡擴展解釋

“白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詞義解釋

  1. 白色牛角
    指天然白色的牛角,常作為特殊材料使用。例如《穆天子傳》記載“爰有黑牛白角”,描述牛角顔色特征。

  2. 磨光的牛角制品
    古代将牛角打磨後制成生活用品,如冠飾、梳子等。唐代《酉陽雜俎》提到“殼可為冠,次於白角”,宋代文獻也記載白角梳冠曾流行于宮廷,後逐漸被象牙、玳瑁替代。

  3. 星象術語
    指太白星(金星)呈現白色突出如角的異常天象,古人認為預示喪亂。《史記·天官書》記載:“白角,有喪”。


二、地理名稱(香港)

  1. 大嶼山西南海角
    位于大浪灣與狗嶺湧之間,屬南大嶼郊野公園。因夜晚岩石反射月光得名,與鄰近的“大白灣”來源相似。

  2. 屯門已消失的海角
    舊稱“北角”,現已因填海或地質變化消失,具體位置無明确記載。


以上信息綜合自古籍及香港地理資料,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穆天子傳》《史記》或香港地方志。

别人正在浏覽...

讒兇澄心堂觸目興歎辭窮理屈竄避寸飙黨強電氣石地動儀窦窖蹲循畈眼子鳳腦香偾轅賦歌浮迹浪蹤歸根結底鶴浦黃庭教惠色江天一色兼綜焦雷結伴今時窭叟柯亭竹扣角歌蠡結龍鹄面命耳提魔法難阸齧雪女妹皮褐平乘平岡乾嘔劬力衢宇人離鄉賤忍羞柔煦軟腳上告山窮水絶社稷主剩醉稅俗私門絲鞋騰撲同軌吐綠五家五諸侯祫嘗象帝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