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敦厚貌。《老子》:“其政悶悶,其民淳淳。”一本作“醇醇”。 唐 張紹 《沖佑觀》詩:“皇風蕩蕩,黔首淳淳。” 宋 範仲淹 《蒙以養正賦》:“不務淳淳而處,每思察察而往,則彼蒙也喪乎其真。”
(2).流行貌。《莊子·則陽》:“禍福淳淳,至有所拂者而有所宜。” 郭象 注:“流行反覆。” 成玄英 疏:“湻湻,流行貌。” 唐 白居易 《酒功贊》:“納諸喉舌之内,淳淳洩洩;醍醐沆瀣,沃諸心胸之中。”
(3).光耀貌。《隋書·天文志中》:“老子,明大,色白,淳淳然。”
“淳淳”在現代漢語中屬于異形詞規範對象,其标準詞形應為“諄諄”。根據《第一批異形詞整理表》(2001年)規定,“諄諄”是規範詞形。該詞為疊音形容詞,普通話讀音為zhūn zhūn(陰平調),主要包含以下三層語義:
一、教導懇切貌 形容長輩或師長耐心教導的情态,如《詩經·大雅·抑》中“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仍廣泛使用,常見于“諄諄教導”“諄諄告誡”等固定搭配。
二、言語反複叮咛 特指不厭其煩地反複囑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收錄該詞條,釋義為“形容懇切教導”,如“師長諄諄囑咐學生注意安全”。
三、忠誠謹慎貌 古漢語中引申指忠誠笃厚的品性,《說文解字》釋“諄”為“告曉之孰也”,段玉裁注“懇誠曰諄諄”,此義項在現代多保留于書面語體。
以下是“淳淳”的詳細解釋:
讀音:chún chún(第二聲),源自古代漢語,現仍保留其古義。
敦厚貌
形容人或民風質樸厚道。
流行貌
指事物(如禍福、風氣等)流動變化的狀态。
光耀貌
形容明亮閃耀的樣子,多用于古文描述光輝事物。
可通過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詞典(詳見)查看完整古文引用及注解。
百歲羹班劍薄唇輕言編韋朝廟塵根傳法淡辭大曲地權防線鳳凰窗馮翼附輿鋼絲繩拱動過亢海神寒浸浸忽薄甲貨驕愚經苑津驿九阊計運爵號開發嘅然口鋒臘八面鐐琫利涉龍神馬壯羅曼史蔓菁銘懷明玑明切扭解秦宮請粟窮兵黩武宂僭汝南月旦塞望騷騷牲醪實火士人水舂順欲書袠損膳童幡武力現量纖約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