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擲;抛棄。 漢 揚雄 《法言·問道》:“《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搥提仁義,絶滅禮學,吾無取焉耳。”《宋書·王微傳》:“吾欲高斅 山公 ,而以 仲容 見處,徒以搥提禮學,本不參選,鄙夫瞻彼,固不任下走,未知 新沓 何如 州陵 耳。”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神仙家亦止言葆精鍊氣,方欲絶棄聖知,搥提仁義,烏有所謂定之以中正仁義,主靜立極者哉?”
“捶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抛棄、摒棄,常用于對儒家仁義觀念的否定。具體解釋如下:
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文獻背景,可參考《法言》《宋書》等原著,或查閱古代漢語詞典。
《捶提》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用拳頭或棍棒來擊打敲打。拆分部首是手部首和提。手部首表示與手有關,提是一個帶有負旁的字,表示行動的意思。
這個詞的筆畫數目為9畫。具體的筆畫順序依次為:橫、橫、撇、豎、橫、撇、橫、豎、橫。
《捶提》一詞來源于古代漢字。在古代,人們常常用拳頭或棍棒來擊打敲打事物,所以有了這個詞。在現代漢字中,這個詞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繁體字中,「捶提」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在古代,「捶提」的字形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上與現代漢字形近乎相似。
以下是幾個關于「捶提」的例句:
1. 他用力捶提了幾下門扉,終于打開了。
2. 為了解決問題,他不停地捶提桌子,表明自己的不滿情緒。
3. 他将木棍緊握在手中,準備着捶提地面來展示自己的實力。
關于「捶提」的相關詞語:
組詞:捶打、提刀、打擊。
近義詞:敲打、錘擊、擊打。
反義詞:輕撫、撫摸、輕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