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度的意思、初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度的解釋

[birthday] 出生年時,後稱人的生日

皇覽揆餘初度兮。——《楚辭·離騷》

詳細解釋

謂始生之年時。《楚辭·離騷》:“皇覧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後因稱生日為“初度”。 宋 趙蕃 《歐陽全真生日》詩:“南風屬初度,杯酒相獻酬。”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會媪初度,因從其子婿行,往為壽。” 徐特立 《徐乾三十初度》詩:“三十初度日,一九四五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度"是漢語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兩個角度解析:

一、本義指出生之時日

該詞最早見于戰國時期屈原《楚辭·離騷》:"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此處"初度"指人初生時的氣度,漢代王逸注《楚辭章句》解釋為"始生年時",後引申為出生日期的代稱。《漢語大詞典》将其列為第一義項,釋義為"謂始生之年時",體現時間維度的起點意義。

二、引申為生辰紀念

自宋代起詞義發生轉移,如《荊川先生文集》載:"桂樹叢生今更芳,初度臨眺持一觞。"此處已明确指向生日慶賀。明清時期該用法更為普遍,《佩文韻府》收錄相關用例達二十餘處,多用于文人雅士自述生辰的典雅表達。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列為"生日"的雅稱,多用于書面語體。

(文獻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

網絡擴展解釋

“初度”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1. 詞源與出處
    源自屈原《離騷》中的“皇覽揆餘初度兮,肇錫餘以嘉名”,原指人出生時的時辰,後引申為“生日”之意。元代《元史》中亦有“朕初度之日群臣毋賀”的記載。

  2. 本義與演變

    • 本義:指人出生時的具體時日,即“始生之年時”。
    • 引申義:漢代後逐漸演變為對生日的雅稱,如“四十初度”即指40歲生日。
    • 虛歲傳統:古代按虛歲計算年齡,如滿49歲生日時稱“五十初度”。
  3. 用法與示例

    • 文學作品中常見,如蒲松齡《聊齋志異》中“會媪初度,因從其子婿行,往為壽”。
    • 現代用法多保留古意,如徐特立詩作《徐乾三十初度》。
  4. 相關辨析
    需注意與“初次”“首次”等詞區分,“初度”專指生日,不表其他初次行為。

該詞承載傳統文化中對生辰的重視,兼具文學雅緻與曆史内涵,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

别人正在浏覽...

謗說抱愁寶圭備民不等策牍赤豹炊雕大甲德祚方隅風雨共舟奮效甘餐高級工程師公鑒鹳啄過生日河靈合身黃遠胡漢民混帳兼行解館舊邦闿敏開征客庭老杜離次骊黃牝牡嶺蜑臨崖失馬馬遊龍鄳隘詉詉判卻破綻纖手凄寒瓊梳秋狝熱審善思擅移説謊四伐損敝太平廣記痛處帷牆葦绡溫帶大陸性氣候幄帳武陵客湘纍象繇枭破鏡析精剖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