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賜的意思、出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賜的解釋

(1).支出,賜予。《周禮·天官·職歲》:“職歲掌邦之賦出,以貳官府都鄙之財,出賜之數,以待會計而考之。”

(2).謂出于尊長所賜。《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小娘子供道:‘自從小年夫妻都無一個親戚來往,即不知把柬帖兒來的是甚色樣人。如今看要教侍兒吃甚罪名,皆出賜大尹筆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出賜”是古代漢語中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君主、尊長向臣屬或晚輩發放賞賜物品或恩典的行為。該詞由“出”(發出、拿出)與“賜”(給予、賞賜)兩個語素構成,強調自上而下的權威性饋贈。

在具體使用中,“出賜”可分為兩個層級:

  1. 物質賞賜:特指君主将財物、器物等實體物品授予臣子,如《漢書·王莽傳》記載“出賜金錢,以振窮乏”,此類用法多出現在史書與政令文獻中。
  2. 恩典授予:延伸指代封號、爵位等抽象榮譽的頒賜,如宋代禮制中“凡皇子冠禮,出賜玉帶以示恩寵”,體現等級制度下的身份确認。

該詞的權威性可追溯至《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1356頁的詞條釋義,其曆史語用範圍主要集中于兩漢至明清的官方文書體系,現代漢語中已被“賞賜”“頒賜”等詞取代。

網絡擴展解釋

"出賜"一詞包含兩層含義,且在古代文獻中有具體用例:

一、財政管理中的支出賞賜 指官方財物調配和賞賜行為,源自《周禮·天官·職歲》記載的職官制度。該書記載周代職歲官負責統計國家賦稅支出,其中"出賜之數"特指用于賞賜的財政支出統計,體現古代財政管理的精細化。

二、尊長恩賜的被動表達 作為被動語态使用,強調接受賞賜的謙卑姿态。典型用例見于宋代話本《簡貼和尚》,書中角色在公堂陳述時用"皆出賜大尹筆下"表達對官員裁決的恭敬态度,此處的"出賜"凸顯了上下級關系中的恩賜語境。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屬于古代漢語範疇,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使用案例。如需深入理解,建議查閱《周禮》職官制度研究文獻及宋元話本語言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拜年碧絨絨憯痌蟬冠承德促膝的的喀喀湖董一房露鳳字腐肉婦孺戈矢光儀鬼國貴金屬過時貨孤劭穢慝寄币決口觼軜覺寤空白點寇奸困難溜圓溜之大吉旅泛貧家頗胝蒲松齡卡脖子牽縱棄筆染事桑蔭未移沙柱社會人蛇解省顧試穿手録收文帥伏舒雁松扇唐銻體訪外套往賢文服五行生勝吓恐湘汨橡皮釘子顯魂霞宿斜迳徙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