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出賜的意思、出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出賜的解釋

(1).支出,賜予。《周禮·天官·職歲》:“職歲掌邦之賦出,以貳官府都鄙之財,出賜之數,以待會計而考之。”

(2).謂出于尊長所賜。《清平山堂話本·簡貼和尚》:“小娘子供道:‘自從小年夫妻都無一個親戚來往,即不知把柬帖兒來的是甚色樣人。如今看要教侍兒吃甚罪名,皆出賜大尹筆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出賜"一詞包含兩層含義,且在古代文獻中有具體用例:

一、財政管理中的支出賞賜 指官方財物調配和賞賜行為,源自《周禮·天官·職歲》記載的職官制度。該書記載周代職歲官負責統計國家賦稅支出,其中"出賜之數"特指用于賞賜的財政支出統計,體現古代財政管理的精細化。

二、尊長恩賜的被動表達 作為被動語态使用,強調接受賞賜的謙卑姿态。典型用例見于宋代話本《簡貼和尚》,書中角色在公堂陳述時用"皆出賜大尹筆下"表達對官員裁決的恭敬态度,此處的"出賜"凸顯了上下級關系中的恩賜語境。

需要說明的是,該詞屬于古代漢語範疇,現代漢語中已無實際使用案例。如需深入理解,建議查閱《周禮》職官制度研究文獻及宋元話本語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出賜》是指在特定的場合或情況下,主動向人贈送物品或特權的行為或做法。它的拆分部首為「出」和「賜」,其中「出」是表示行動的動态部首,「賜」表示贈予的動作。根據筆畫計算,「出賜」共有11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進過程中,形成于秦朝至漢朝之間。 在繁體字中,「出賜」的寫法保持不變。古時代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出賜」相對穩定。如今,在中國使用的簡體字和繁體字中,「出賜」的寫法都是相同的。 以下是一些關于「出賜」的例句: 1. 在國宴上,各國元首互相出賜禮物,展示友好的姿态。 2. 他因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被國王親自出賜了勳章。 3. 這位慈善家經常出賜物品給需要幫助的人們。 與「出賜」相關的一些組詞可能包括「賜予」、「賜福」、「賜教」等。這些詞語都與給予、贈送或施展相關。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考慮使用「贈與」、「施予」等。它們和「出賜」有着相似的意義,表示主動給予或贈送。 與「出賜」相反的概念可能包括「接受」、「拒絕」等詞語。這些詞語與「出賜」呈反義關系,表示接受或拒絕贈與或施予的行為。 希望上述内容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