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創面的意思、創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創面的解釋

創傷的表面。 郭小川 《為革命會革命》:“燒傷病的關鍵是創面,隻有把創面治好,其它症狀才可能治好或自行消逝。” 黃宗英 《美麗的眼睛》:“保持了病人創面始終幹燥,防止了細菌感染,制止了敗血症。”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創面,漢語詞彙,指皮膚或黏膜表層因物理、化學、生物等因素作用而造成的損傷部位,通常伴有組織缺損或連續性中斷。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釋:

一、 基礎釋義

指身體表面因創傷而形成的破損區域。該詞強調創傷導緻的皮膚或黏膜組織結構的破壞和完整性喪失。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95頁。

二、 醫學擴展定義

在醫學領域,"創面"特指由外力(如切割、燒燙、手術)、疾病(如潰瘍、壓瘡)或環境因素(如化學腐蝕、輻射)導緻的局部組織缺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滲出、感染風險及愈合過程。其範圍涵蓋急性損傷(如擦傷、裂傷)和慢性損傷(如糖尿病足潰瘍)。

來源:《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創面"詞條。

三、 臨床特征描述

典型創面具有以下特征:

  1. 組織缺損:表皮、真皮或更深層組織缺失;
  2. 生理功能受損:皮膚屏障功能喪失,易受感染和脫水;
  3. 愈合過程:經曆炎症期、增生期和重塑期三個階段;
  4. 分類多樣:按深度可分為淺層、部分皮層、全層創面;按病因可分為機械性、熱力性、化學性創面等。

    來源: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創面治療指南》,人民衛生出版社,2021年。

四、 常見創面類型舉例

網絡擴展解釋

創面是一個醫學術語,指皮膚或黏膜因外力、疾病等因素導緻損傷後形成的開放性傷口。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創面即創傷的表面,表現為皮膚完整性破壞和組織缺損。其形成原因多樣,包括物理損傷(如切割、燒傷、手術)、化學腐蝕、感染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足、壓瘡)等。

二、主要分類

  1. 按愈合時間

    • 急性創面:突發性損傷(如擦傷、手術切口),通常在2周内開始愈合,若超過2周未愈可能轉為慢性創面。
    • 慢性創面:接受正規治療4周以上仍無愈合傾向,常見于感染、血液循環障礙等情況。
  2. 按損傷深度

    • 表皮性創面:僅表皮層受損(如淺表擦傷)。
    • 全層性創面:累及真皮及以下組織(如深度燒傷)。
  3. 按污染程度

    • 清潔創面:無細菌污染(如手術切口)。
    • 污染/感染創面:存在異物或病原微生物。

三、處理原則

  1. 基礎護理:清潔創面、消毒(如碘伏)、保持濕潤環境,小傷口可自行包紮。
  2. 專業治療:深大創面需清創、縫合或使用生物敷料,慢性創面需抗生素或負壓引流。
  3. 預防感染:避免觸碰污染物,定期換藥。

四、注意事項

以上信息綜合自醫學權威來源,如需更完整分類或案例,可參考、4、11等。

别人正在浏覽...

白蕖辦濟陂蕩北郭蟬兒冁衮趁心像意粗砺褡膊翻形稻焚燔鳳刹紛挐蓋世杆弓高棱高尚娴雅珪爵孤論荷累恨怪華缛忽杪獍枭酒啖齎挽開礦開緒顆凍扣砌曆術柳葉眉魯頓盧溝橋綠籬曼殊室利面從腹诽密發明婳牡牝蓬葆敲火乞恩綦缟凄絕情語請戰确鑿仁氣如舊善騎者堕善譚水厄算卦隨訪太始穩紮穩打五疾夕改心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