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鈞的意思、持鈞的詳細解釋
持鈞的解釋
執政。 唐 李白 《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詩:“賴得契宰衡,持鈞慰風俗。” 元 馬緻遠 《漢宮秋》第二折:“調和鼎鼐理陰陽,秉軸持鈞政事堂。”
詞語分解
- 持的解釋 持 í 拿着,握住:持筆。持槍。持牢(把穩)。 遵守不變:堅持。持久。持操(保持節操)。持之以恒。 主張,掌管:主持。持平。持國。持重。持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對待,處理:持身(對待自己)。持盈。持
- 鈞的解釋 鈞 (鈞) ū 古代重量單位,合三十斤:千鈞一發(一根頭發挂着三萬斤重的東西,喻極其危急)。雷霆萬鈞之勢。 制陶器所用的轉輪:陶鈞(亦喻造就人材)。 樂(?)調(刼 ):鈞弦。 敬辭,用于對尊長或上級
網絡擴展解釋
“持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但核心解釋可歸納如下:
1.基本含義
- 執政、掌權:這是最常見的解釋,指掌握國家政權或處理重大政務。該用法多見于古代詩文,如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中“持鈞慰風俗”,以及馬緻遠《漢宮秋》中“秉軸持鈞政事堂”,均以“持鈞”暗喻執政者的權責。
2.詳細解釋
- 詞源與意象:“鈞”本指制陶器的轉輪,引申為權柄或平衡之力,“持鈞”即“執掌權衡”,象征對國事的把控。例如,元代戲曲中常用“調和鼎鼐理陰陽”與之呼應,體現治國需如調和鼎中食物般均衡。
3.其他可能的解釋
- 持平公正:少數資料(如查字典)提到“持鈞”可表“不偏不倚”,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與“鈞”通“均”的引申義相關,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4.使用場景
- 多用于古典文學或曆史讨論中,形容高位者的治國職責,如:“宰相持鈞,需兼顧民生與社稷。”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左傳》相關注解,但需注意不同文獻的釋義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鈞(chí jūn)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特點和含義:
- 拆分部首和筆畫:持字的部首是手部(扌),鈞字的部首是金部(金)。持字共有7畫,鈞字共有9畫。
- 來源:持鈞一詞源于古代文獻《毛詩·大雅·既醉》,原意是拿着重物的标準秤砣來進行比較衡量。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比喻人才高超、能夠公正評判事物。
- 繁體:持鈞的繁體字為「持鈞」。
-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中,持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現代漢字的結構和形狀。
- 例句:他在評選比賽中能夠持鈞公正地為每位選手打分。
其他相關信息:
- 組詞:持重(chí zhòng,形容重視穩重)、舉世無雙(jǔ shì wú shuāng,形容極其卓越)、鈞秤(jūn chèng,古代稱重的工具)等。
- 近義詞:持衡(chí héng,形容保持公正)、持正(chí zhèng,形容堅持正确)等。
- 反義詞:不公(bù gōng,形容不公正)、偏頗(piān pō,形容偏袒一方)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