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百尺的意思、百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百尺的解釋

(1).十丈。喻高、長或深。 漢 枚乘 《七發》:“ 龍門 之桐,高百尺而無枝。” 晉 左思 《詠史》之二:“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文選·鮑照<苦熱行>》:“丹蛇踰百尺,玄蜂盈十圍。” 李善 注:“百尺、十圍,言其長大也。” 宋 蘇轼 《惠州李氏潛珍閣銘》:“眩古潭之百尺,涵萬象於瑤琨。”

(2).桅杆。《文選·木華<海賦>》:“於是候勁風,揭百尺,維長綃,挂帆席。” 李善 注:“百尺,帆檣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百尺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主要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本義:長度單位

指具體的尺度概念,即一百尺。古代一尺長度曆代不同,如:


二、引申義:極高或極深的象征

1. 形容極高

多用于詩文,強調事物的巍峨險峻。如:

李白《夜宿山寺》: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以“百尺”極言樓閣聳入雲霄之勢。

2. 形容極深

常見于描述水域、地穴等。如:

《列子·湯問》:

“渤海之東……有壑焉,實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

後世注家常以“百尺”喻其深不可測。

來源:《全唐詩》(中華書局)、《列子集釋》(中華書局)


三、文化意象:進取的哲學隱喻

“百尺竿頭”

出自禅宗語錄,喻指修行或成就的至高境界:

《景德傳燈錄·卷十》: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後引申為勉勵人不斷突破極限,不可自滿。

來源:《景德傳燈錄》(大藏經線上數據庫)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中國古代度量衡圖集》(文物出版社)
  3. 《全唐詩》(中華書局)
  4. 《列子集釋》(中華書局)
  5. 《景德傳燈錄》(宋刻本,日本金澤文庫藏)

網絡擴展解釋

“百尺”是一個漢語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種含義和用法,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長度單位
    指十丈(約33.3米),常用于古代文獻中表示高度、長度或深度的誇張描述。例如李白的詩句“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用“百尺”凸顯樓宇的高聳。

  2. 比喻義
    形容事物極高、極長或極深,如《文選·左思·詠史》中“蔭此百尺條”,以“百尺”誇張枝條的長度。


二、成語與引申義

  1. 百尺竿頭
    源自《孟子》“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比喻人的才能或品德已達到極高境界,仍需繼續努力。現代多用于鼓勵他人追求更高目标。

  2. 桅杆的别稱
    古代文獻中偶爾用“百尺”代指船桅(如、3、4),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三、文學與修辭作用

在古詩詞中,“百尺”常作為誇張修辭,例如:


四、總結

“百尺”既是一個具體的長度單位,也常用于比喻或誇張,表達“極高、極長、極深”的意象。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尤其在成語和文學作品中具有豐富的修辭功能。

别人正在浏覽...

白接籬敗沮辦報飙欻不知貴賤蒼神藏頭護尾岑銳吵鬧懲一戒百螭紐串合觸目警心從放大都殆危當局者迷鄧通錢調下杜房法界宗封頂稾人工整官邪古淡行幾賀彩賀家花本歡期僵巴踐墨解澤罽帳具論軍甲魁名賫旨蠟面茶連枷缭嫈劉杜泯絶餒棄盤舞品補屏處普度衆生牽纜豈況日圍省轉申晤樹嫡同響投冠頽波溫酎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