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猛獸皮所作的車飾。《史記·禮書》:“寝兕持虎。” 司馬貞 索隱:“持虎者,以猛獸皮文飾倚較及伏軾,故雲持虎。”
“持虎”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持虎指古代用猛獸皮制作的車飾,主要用于裝飾車輛的“倚較”(車廂兩側的橫木)和“伏軾”(車前橫木)。這一用法源自《史記·禮書》中的記載“寝兕持虎”,司馬貞索隱進一步解釋為“以猛獸皮文飾倚較及伏軾”。
在部分詩詞中,“持虎”可能與“持虎符”“持虎節”相關,例如:
“持虎”的核心含義為古代車飾,需注意區分其與“虎符”“虎節”等相似表述的差異。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史記》及曆代注疏。
“持虎”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持”和“虎”。下面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和筆畫,以及這個詞語的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部首:扌(手)
筆畫:9畫
部首:虍(虎)
筆畫:7畫
[持虎]來源:持,指的是握持、拿着;虎,是一種大型貓科動物。這個詞語的意思指持有虎,意味着掌握了強大的力量。
繁體字:持虍
古時候漢字寫法:持虯
例句:他勇敢地持虎,挑戰了險峻的山谷。
組詞:持槍、持劍、持械
近義詞:握持、執掌
反義詞:放棄、失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