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竿的意思、持竿的詳細解釋
持竿的解釋
執持釣竿。指釣魚。《莊子·秋水》:“ 莊子 釣於 濮水 , 楚王 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内累矣!’ 莊子 持竿不顧。” 唐 綦毋潛 《春泛若耶溪》詩:“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詞語分解
- 持的解釋 持 í 拿着,握住:持筆。持槍。持牢(把穩)。 遵守不變:堅持。持久。持操(保持節操)。持之以恒。 主張,掌管:主持。持平。持國。持重。持之有故(立論有根據)。 對待,處理:持身(對待自己)。持盈。持
- 竿的解釋 竿 ā 竹子的主幹:竹竿。立竿見影。揭竿而起。 特指“釣魚竿”:垂竿。投竿。竿釣。 古代指竹簡:竿牍(書信)。 筆畫數:; 部首:竹;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持竿”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執持釣竿,指釣魚。以下是詳細解釋及延伸信息:
1.基本釋義
- 字面意思:手持釣竿,即釣魚的動作。例如《莊子·秋水》中記載“莊子釣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莊子持竿不顧”,這裡的“持竿”直接描述莊子釣魚的情景。
2.文化象征
- 隱逸生活的象征:古代文學中,“持竿”常被用來表達隱士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如唐代詩人綦毋潛在《春泛若耶溪》中寫道:“願為持竿叟”,即以“持竿”暗喻歸隱。
- 拒絕仕途的隱喻:莊子“持竿不顧”楚王使者的典故,進一步将這一行為升華為對權位的疏離與超脫。
3.注意區分
- 需與《魯人持竿》故事中的“持竿”區分:後者指魯人手持長竿進城門的動作,屬于另一語境下的用法,與釣魚無關。
“持竿”既是對釣魚行為的直接描述,也承載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隱逸、超脫的精神内涵。其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語境判斷。
網絡擴展解釋二
《持竿》的意思
《持竿》是一個成語,指的是拿着魚竿等待垂釣。它比喻等待時機,準備行動或者追求某個目标。
拆分部首和筆畫
《持竿》的部首是手(扌)和竹(⺮),拆分後拼音為chí gān,共有14畫。
來源
《持竿》這個成語來源于古代的垂釣,垂釣是一種放松心情的活動。人們拿着竿子等待着魚兒吞鈎,同時也是在等待機會和時機。逐漸演變成了比喻等待時機、準備行動的意思。
繁體
《持竿》在繁體中寫作「持竿」,拼音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持竿》的寫法有所差異,常用的寫法是「扌*。」,其中*代表竹這個字的古字形。
例句
他一直在持竿等待着合適的機會發動進攻。
組詞
持久、持續、持有、持重、持戒。
近義詞
守株待兔、未雨綢缪、積極備戰。
反義詞
急功近利、蠻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