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拓;擴大。《新唐書·郭孝恪張儉等傳贊》:“ 唐 所以能威振夷荒、斥大封域者,亦有虎臣為之牙距也。” 宋 歐陽修 《河南府重修使院記》:“乃度地於府之西偏,斥大其舊居。” 宋 陸遊 《嚴州重修南山報恩光孝寺記》:“ 廣靈菴 , 慶曆 中始斥大之為 廣靈寺 。”
“斥大”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開拓、擴大,尤其在曆史文獻中常用于描述領土或範圍的擴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斥”在古漢語中有“擴展、開拓”之意(如“斥地”),“大”則強調規模或範圍的增大。二者結合後,“斥大”指通過開拓使疆域、版圖或事物範圍得到顯著擴展。
文獻用例
補充說明
部分非權威來源提到“斥大”作為成語指“嚴厲批評”,并附會戰國人物故事,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誤解或附會。主流釋義仍以“開拓、擴大”為主。
網絡釋義
現代網絡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等均标注其核心含義為“開拓;擴大”,未收錄“批評”相關的釋義。
建議在古籍或學術場景中使用時,優先采用“開拓;擴大”的釋義;若遇到特殊語境中的其他解釋,需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考證。
斥大(chì dà)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斥”和“大”。
“斥”字的部首是“斤”,總共有五筆。
“大”字的部首是“大”,總共有三筆。
“斥大”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它們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含義。
在繁體字中,“斥”被寫作“斥”。
在繁體字中,“大”被寫作“大”。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然而,對于“斥大”這個詞來說,其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1. 在這個項目中,他斥大力氣去完成任務。
2. 她對他斥大量時間和精力。
3. 這個團隊斥大財力購買了最新的設備。
1. 斥責
2. 斥退
3. 大聲斥責
4. 大費力氣
5. 大力推動
1. 拒絕
2. 抨擊
3. 批判
4. 駁斥
5. 抵制
1. 支持
2. 贊揚
3. 歡迎
4. 接納
5. 推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