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拜帛的意思、拜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拜帛的解釋

(1).新媳婦請見公婆時所獻的素絹。 前蜀 馮鑒 《續事始·拜帛》:“婦見後故要參舅姑,即令人持香纓諮白,許見則出,不許即收之…… 隋 大業 五年,宰相 牛弘 建議,古禮婦執香纓以為請訊,未為允當,自今後請以素絹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纓。詔從之。”

(2).跪拜接受賜與之帛。 唐 李庾 《西都賦》:“禦階晝陰,帝座春深。繽紛宦闥,窈窕嬪林。既受賜於逮昏,盡拜帛而懷金。”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拜帛”是一個古代禮儀相關的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注音:bài bó
結構:

二、具體含義

  1. 新媳婦見公婆之禮
    指古代女子出嫁後初次拜見公婆時,需獻上素絹(通常為八尺長的白色絲織品)作為見面禮。這一習俗起源于隋朝,由宰相牛弘提議改革古禮,以“拜帛”替代舊制中的香纓(香囊類飾物),象征潔淨與尊重。

  2. 接受賞賜的禮儀
    指臣民跪拜接受君主或尊長賜予的帛匹。例如唐代文獻記載,官員在特定儀式中“拜帛而懷金”,體現對賞賜的恭敬态度。

三、曆史背景

據《續事始·拜帛》記載,隋大業五年(609年)正式确立“拜帛”為婚禮儀軌,後逐漸融入其他禮儀場景。其材質“素絹”象征純潔,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倫理關系和等級制度的重視。

四、現代應用

該詞現已罕用,主要用于研究古代禮俗或文學作品中還原曆史語境。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拜帛》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 段落一:拜帛的意思

《拜帛》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來形容人們在重要場合或儀式上向神靈或長輩等表示敬意或感激之情。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筆畫

拜(bài)的部首是手,表示和手相關的意思;帛(bó)的部首是巾,表示和巾類相關的意思。

拜的筆畫為8畫,帛的筆畫為12畫。

段落三:來源和繁體

《拜帛》這個詞最初出現在古代中國,古人在祭祀儀式中會用帛子來表達敬意和祈願。

在繁體字中,拜帛的寫法為「拜帛」,沒有太大差異。

段落四: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拜帛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就整體而言,依然是用兩個字組成,字形相對簡單,古風雅緻。

段落五:例句

1. 他在祖先的墓前拜帛,表達了對祖先的敬意。

2. 每逢重要節日,人們都會到廟裡拜帛祈福。

段落六: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拜訪、帛書、帛畫。

近義詞:恭敬、敬仰。

反義詞:無禮、不敬。

希望以上的信息能滿足您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